中國經濟網北京6月29日訊 今日,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在2013陸家嘴論壇“金融支持城鎮化發展的新路徑”專題會上表示, 新型城鎮化實際上要以市民化為核心的,有別于過去的城鎮化,而需要注入新的關鍵性內容的一個過程。
以下為賈康發言全文:
大家好,我們這一主題是圍繞金融支持城鎮化發展的新路徑,作為一個討論,我把作為在一個角度上的看法探討出來,請大家批評指正。
首先對于我們研究所討論的城鎮化,再做一個定義上的勾畫,是新型城鎮化,而新型城鎮化實際上要以市民化為核心的,有別于過去的城鎮化,而需要注入新的關鍵性內容的一個過程,所謂市民化就是針對我們前面走了30多年的改革開放中間的城鎮化,雖然官方報出來的以常住人口為統計的城鎮化水平已經到了52%,但是以能夠享受基本公共服務是附加在戶籍上面,這個城鎮化水平實際測算就是34—38%的區間內。而以后還要有比前面幾年更大規模的人口,現在粗粗說起來大概是4億或者說4億多的人口,在未來十幾年里面從農村轉入城鎮居住,新型的城鎮化,這些轉移進來的人能夠市民化,這個城鎮化才能成功。如果不能順利解決他們市民化的基本以人為本的問題,很多社會矛盾就會積累起來,這個社會矛盾如果發展到一定的程度,甚至可以形成中等收入陷阱,是個威脅。面對這個大的歷史性考驗,我們探討過需要金融支持至少是四個要領,第一整個公共資源配置里面以政府財力為代表的這一部分,必須是全口徑的,是一元化的,以形成一元化的政府財力作為公共資源來促進市民化、城鎮化。第二個要強調在一元化財政運營機制上面,必須處理好怎么樣高績效水平的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問題,這有一系列的管理和相關機制創新的挑戰。當然還有技術支撐的考驗。
第三個角度在新型城鎮化過程中間涉及到方方面面的改革,特別是我們十八大之后大家都在等待的,也在努力貢獻自己的建設性意見的。今年秋天三中全會形成的頂層規劃,以及這個頂層規劃指導之下,繼續允許地方、基層先行先試,這樣上下互動的全面改革。而財政作為以財控政,以政控財的全面改革,這個基本的制度供給支撐條件。
第四是金融直接相關的概念,財政能不能作為后盾。以比較有效的方式和機制支持所謂現在援引國際前沿概念PPP,說起來好像是一個洋概念,縮寫PPP,這跟中國的現實很有距離嗎?其實不是這樣的,現實生活中,中國早已經大量的出現。在強烈需求之下,這種可稱為公司合作伙伴關系機制的具體形式的BOT,TOT等等的創新,另外我們認為這些年來的財政正在允許財政融入之下,財政的體貼息,這個貼息和商業性貸款形成一種合力來支持政府特定支持的項目,以及財政為后盾的政策信息、信用擔保等等,也是和商業性金融體系形成合力,都是PPP下面具體內容,所以作這個角度想簡單勾畫一下這樣一個角度的服務于市民化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的PPP就是要討論金融創新里面的一個重要方向和努力。
實施路徑方面我們做了一些初步探討。簡單勾畫一下:我們認為現在可以具體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公用事業方面,公共服務的方面,這三大方面和城鎮化緊密相關。這里面要從方向到具體的管理,再到具體的籌資、融資機制,做全方位的考慮和創新的探索,具體的形式時間就不展開,怎么樣在已有的基礎設施上盤活,怎么樣按照頂層規劃新建基礎設施,這里大量的問題,首先在直觀層面上怎么樣融資,我們將來還有4億的人口進入城鎮居住,市民化,總體的投入是多少,有人匡算一下說是60萬億,是按人均15萬,一個人頭這樣匡算出來的,這個數量級應該差不多。要說6萬億肯定太少了,600萬億肯定太多了,這說明資金籌集方面的壓力是很大的。PPP首先給人感受到的是一個很好的調動以及雄厚起來的民間資本、社會資金,以及境外資金一起進來,加入社會現代化過程,解決60萬億的投入怎么樣解決資金籌資的問題。但是我們知道其實不限于融資、籌資這個領域,不是一個簡單的融資領域,是要升華到管理創新,是一個更好的模式,因為私人資本進來以后帶的是專業知識,帶的是投資要取得回報,內在內生的取得績效的圈套機制,現在我們所討論的角度上,整個民間資本、互動的支持民間資本的PPP,真正最值得追求的是從籌資、融資的層面升華到管理創新,整個綜合績效水平的提高,而造福于整個的人民生活和民族的現代化。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