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6月22日訊 22日上午,第七屆“中國經濟增長與周期”國際高峰論壇正式開幕,本屆論壇主題為“新發展階段下的中國經濟轉型與政策選擇”,由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首都經濟貿易大學、香港經濟導報社等單位聯合主辦。中國網直播
世界銀行經濟部主任、首席經濟學家吳卓瑾教授就“經濟結構調整與城市化”進行發言發言。以下是文字實錄:
因為克強總理和世界銀行主席之前開過一個會議,要求一起做城市化研究,這個研究是從去年12月份開始的,我會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們的想法以及我們對全球的城市化研究所取得的一些成果,我愿意與大家分享一下。首先說一下演講的主要內容,先快速看一下中國城市化進程在過去的30多年的時間里取得了什么成績。另外要講一下中國城市化怎么走,還有就是我們的愿景。當然,我們在談到如何實現理想的話,就必須應對現在的挑戰,我會提出一些解決方案。同時我們還會談談最重要的目標在哪里。
首先,在三個領域當中,我們已經看到產生了巨大的變化,包括文化、工業、產業各個方面的變化,在社會領域方面的變化也非常大。在環境方面,我們看到中國也作了很大努力來治理污染。當然,我們知道,在工業化的初期又出現了很多的環保方面的問題,但是中國政府現在正在下大力氣來解決這些環境方面的問題。這都是我們在發展過程中出現的一些情況。在這個過程當中,中國取得了巨大的經濟成就,大家可以看到,城鎮化的過程中,經濟的增長同時伴有比如經濟的改革,也包括農業、工業等各方面的巨大增長,我們可以看到創造了大量的就業機會,包括一產、二產、三產都有大的增長。
我們站在這樣一個關口上,如果再看接下來的30年的話,為什么我們希望能夠從城鎮化當中得到什么,我們要想想有這么幾個目標。第一,城鎮化應該提升經濟的效率或者質量。這張圖談的是經濟增長和經濟增長的效率,以及人均GDP的增長等等。我們在過去30年取得的成就,城鎮化的增長非常快。與此同時,伴有的就是經濟巨大的增長以及工農業各方面的發展。接下來30年當中,我們需要進一步提升經濟的效率,把中國推到高收入國家,同時增加經濟和服務產業的比例和作用,這是接下來30年來非常重要的目標。
我們看看基尼系數的時候,就可以看到和其他很多的國家都一樣,在過去200多年當中,我們也看到在城鎮化以及發展的最初階段,都有一些不平等的現象。長期來看,在發展到中期的時候,就需要花大力量來彌合這種差距,使人與人之間和地區之間的差距都縮小。這就是我們說中等收入國家和中等發展階段所遇到的情況和挑戰。我想中國有這樣的情況,有這樣的不平等、不公平的現象,也是有差距存在的。
在中國,有一點是非常獨特的,就是戶口制度,戶口制度實際使外來民工很難融入到城市當中。因此在接下來30年當中,我們真誠地希望不僅僅在經濟的質量、經濟的效率方面提高,把中國推入到高收入國家當中,我們有非常強大和堅定的社會的融合、社會的包容的計劃,就能夠彌合很多的問題,解決很多問題。同時,增強了人口流動性,這是我們第二個目標。
第三個目標,我們認為城鎮化是必須在這樣一個情況下發生的,就是在環境可持續下進行。因此,城鎮化率在中國來講,要盡量減少對于環境、資源的影響,我想別的國家也經歷過。比如一些環境問題、國家的資源,可能在發展過程當中需要耗費大量的資源和能源,但是,正是在這種情況下,為了保證我們在將來的幾十年當中,能夠使我們的經濟和社會保持可持續的發展,就必須解決這些資源和環境的問題,加以保護和加以節約。以上是我說的三個非常重要的目標。
以上說的這三個目標,實際是相輔相成的。對于城鎮化的策略來說,包括任何的城鎮化發展策略,首先都必須是提升經濟發展的效率,都必須加強社會的包含性。以上三點是中國城鎮化發展當中最重要的三個目標。我們也有相關的數據和資料,我們看到,就經濟方面來講,在推動效率方面做得非常好。我們的資源在沿海地區可以很好地接近市場,這個市場也加強了國際市場的連接性。我們現在應該做得更多,在這個基礎之上,進一步往前走。實際我們已經達到調整經濟結構的第一步目標,我們初步的效果已經實現,我們應該把服務型經濟的比例加大,同時要加強高科技、高附加值產業的發展,像德國一樣,這樣的話,才能夠使人們特別是農業人口,讓他們更好地加速融入到城鎮化過程當中來,這樣才能夠為中國將來進入高收入國家奠定基礎。在這個環節當中,必須加強和非常重視服務等第三產業的作用。我們應該盡量彌合差距,比如戶口政策所造成的。
最后一點,如何使城鎮化越來越高效,越來越能夠有較多的包容性和可持續性,就會提高資源使用效率,降低對資源的浪費。加強對這些資源的保護,制定切實可行的措施,推動服務產業的發展,加強社會的包容性。中國已經成功解決了貧困的問題,也非常有效地消除了貧困。中國中產階級的發展和壯大非常快,比如人均4000、5000美元,12%的人口按照標準已經是中產階級。對于日本和韓國來說,在這樣的發展階段的時候,他們實際是已經達到了40%-50%的中產階級的人口。城鎮化在過去的30年當中,實際消除了大量的貧困,這是中國取得的巨大的成就,消除貧困。但是我們還要進一步往前推進,要使城鎮化創造更壯大的中產階級,這樣的話,才能看到城鎮化效果的加強。
最后,環境的可持續性的目標也是非常重要的。在過去30年中,中國有很多的產業是從OECG國家轉過來的,中國實際在低附加值生產過程中產生了污染,當然這些產業的發展也對中國有幫助,幫助中國進入到了世界工廠當中,也使我們的生產變得更加成熟。但是現在,我們也要在接下來的30年當中,不僅僅要使生產方式更加綠色,還應該使得消費的行為更加的綠色,這就意味著我們每天的生活當中,無論是出行、交通,還是如何使用水、資源這方面,甚至包括價格,包括衣食住行各個方面,都須更加的綠色。德國給我們樹立了很好的榜樣,德國的消費也是綠色的。
今天早上很多專家談到政府財政的改革,是接下來改革的重點,有助于推動增長。另外,在非常重要的城鎮化過程當中,效率更高,更有包容性,更環保。因為公共財政必須要考慮的是哪一級政府提供什么樣的服務,比如是中央政府的職責、是地方政府的工作,這需要我們考證,在提供公共服務的時候,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要明確職責。在明確職責和工作當中,我們必須要在不同級別的各級政府之間進行調整,也就是說各級政府要明確他們各自的職責,比如完成某一樣工作和某一樣任務或者職責的話,他們都需要資源,所以不同級別的政府會有不同職責和工作。另外,我們看到現在地方政府在提供服務方面有很多責任,但是有些情況下沒有太多的空間,所以接下來的一個重要點,就是勞動力市場。
GDP增長率的情況,以及每年就業率的增長,大家看到,增長率非常的高,當然就業增長率也是非常高的,在勞動力的市場希望有更多的研究。當然,戶口改革需要進行,需要與其他的政策一起做,比如和財政的關系、土地的政策。另外,土地的重要性,在這里我給你們展示的就是之前一年所說的城市化并不一定非是土地密集型,在這里我們可以看到的是全球很多城市的密度,紅色是中國城市的情況。我來具體解釋一下。在這里我們有城市密度的政策,但是我們可以看一下GDP,人均每平方公里人數的情況,每平方公里到底可以產生多少服務和多少GDP?比例最高的是巴黎,接下來是澳門,像全球一些城市,比如巴黎、新加坡、香港、北京,北京是第三個紅色的柱狀圖,像中國一些大城市,北京、上海等等,它們城市化的進程實際是浪費了很多的土地。他們在基礎設施和建設上進行了很多的投資,但是并沒有產生出相應的GDP,這對這個城市經濟發展來說并不是特別好的。對于一個城市來說,我們應該實現這樣一個規模性經濟,還有生產力的發展,應該保證我們在城市化當中的投資應該有很好的回報才可以。在一些大的城市,任何國家的大城市來說,城市密度的重要性或者我們這個大城市的密度,對經濟的發展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把我們的經濟推向另外一個以創新來推動的經濟,中國很多大的城市并沒有產生這樣的效應。我希望與你們保持聯系,我歡迎你們和我們一起參加這樣的討論,李克強總理講到,這樣一個研究應該是一個開放性的研究,我們愿意與全球所有的感興趣的專家和學者一起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