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公斤麥秸稈裝車、上面覆蓋著塑料膜,年近七旬的老人弓身穿行街頭,拉著它們顯得頗為吃力!昨天下午,在鄭州市嵩山南路,一位等活的民工目睹此景心頭泛酸——老人的境況,極像父親當年辛苦操持家庭;他趕緊掏錢買下麥秸,讓老人回家。(6月17日《大河報》)
民工動情出錢買麥秸,這本身就描繪了一場悲壯的民生圖景。正是看到了一個老人生存的艱難,才使得同處于底層的民工有了“憐憫之心”。這樣的底層善意固然為人稱道,卻不是這個場景的真正解讀?!胞溄帐降纳妗庇成涞氖寝r村養老的逼仄現實,以及老無所依的真實訴求。
一次愛心式減負并不能真正解決問題,若沒有長效而持續的外力救助,“麥秸式的生存”還將繼續,老人的“賣秸翁”的角色還得一直扮下去,直到其再也無力承受之時。一個老人,無兒無女,無依無靠,本是子孫滿堂,安享天倫的時候,卻還得為“五斗米”而勞作,為“一車秸”而負重,沒有“五保戶”的政策待遇,沒有“退休金”的安頓,形單影只的身體之下,同樣是權利救濟的蒼白。
其為什么沒有享受到政策的庇護,并得到妥善的安置,這個問題確實值得追問。更大的問題在于,還有多少人跟老人一樣,在麥秸式的生存中苦苦掙扎?一個人的境遇代表著一個階層的處境,我們有理由相信,在農村或城市里,還有很多跟“賣秸翁”一樣的人,他們老了卻依舊不能停歇,因為他們沒有最根本的生活保障,沒有最基本的國家福利,他們一切都得靠自己解決。
假若,他們有基本的養老金,可以讓自己填飽肚子,他們或許就不會如此辛苦;如果他們有基本的醫療保險,生病了有地方治療而又不會繳太多的費用,他們也不會如此焦慮。填飽肚子已經讓他們滿足,其辛苦不止、勞作不息的動力,僅僅是因為“年齡大就會得病,手里得有點錢”,這樣的生存要求和福利追求,低得讓人有些無比動容。
這樣的場景其實并不鮮見,比如陜西省太白縣的楊德清老年夫婦,就已經六年沒有吃過肉。如此不難看出,農村老人的養老問題的日益嚴峻。雖然我國農村實行普惠制養老金制度,凡是60歲以上的農村戶籍人口,無論其就業歷史和收入狀況,均可獲得以國家財政為基礎的、按月領取的有保障的養老金。但由于這種普惠的標準很低,還無法起到兜底作用,如果僅是唯一生活來源,就無法避免“6年不吃肉”式的悲情。如果再加上政策執行過程中變形走樣,實際狀況將更加糟糕。比如按照國家相關規定,像“賣秸翁”這樣的老人應當作為農村“五保戶”,由國家承擔養老和醫療責任,然而事實上卻并非如此。由此看來,農村養老的低層次再加上公共責任的缺失,讓農村養老的現實變得更加逼仄。
靠弱者的同情,以及一次義買是解決不了農村老人的養老問題。公共責任的兜底才是最終的解決辦法。如何養是一回事,該不該養又是另外一回事,如何讓農村老人特別是無依無靠者的養老問題得到解決,需要公共政策的正面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