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夜里,剛到江蘇南京才一天的法國人Royer就“攤上大事”。看著眼前小區里91幢長得一模一樣的樓房,老外傻了眼:他找不到家了!朋友電話聯系不上,想找小區保安問路,可他不會中文,保安不懂英語,手腳比劃半天對方也沒明白他什么意思,這個老外急得坐在小區大門口哭了起來(6月13日《南寧晚報》)。
表面上看,這是一則讓人哭笑不得的社會新聞,但如果我們能夠從城市文化、城市個性等角度來看待“找不到家”,那么這則新聞就有了超越鄰里和諧等范疇的更大價值和意義。
老外找不到自己的家,當然有他剛到南京,語言和文字不通等各種因素,但實際上,即便是我們自己去一個陌生的小區辦事或找朋友,也往往像進了迷宮一般,不打幾個電話,問幾個人,也很難找得到我們要去的地方。原因就在于,這些樓房從外面看起來都是一模一樣的,小區的道路、綠化,以及其他基礎設施,也像多胞胎兄弟一般,讓人難以區分。
而千人一面的小區,不過只是整個城市同質化的一種具體體現?,F在國內城市與城市之間,也同樣是千人一面,難分彼此。一樣的樓房,一樣的廣場,一樣的道路,一樣的擁擠人群。表面看上去,這樣的整齊劃一沒有什么不好。但是從城市文化、城市個性的角度看,這樣的“純屬雷同,絕非虛構”,一方面,說明我們在城市發展過程中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嚴重匱乏;另一方面,也讓一個城市失去了它本該具有的獨特文化氣質和個性特點,進而失去了它獨特的城市人文魅力,降低了一個城市的整體競爭力。
這種從一個小區到一個城市的同質化現象最為直接的后果就是,消解了當代人對自己所生活城市的認同感,進而缺乏歸屬感,甚至是錯把異鄉當故鄉。這絕非是危言聳聽,試想,在農耕時代,我們為什么身在千里萬里之外,也會對自己的故鄉如此眷戀?一方面,當然因為故鄉是生我養我的地方;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故鄉有不同于異鄉的獨特存在,我們對故鄉的思念,其實是在思念門口的一棵大槐樹、一口古井、一條小河。正是記憶中這些“只屬于”故鄉的東西,才讓我們對故鄉念念不忘,一生眷戀。
可面對千人一面的城市,你有的東西,別人也有,我們對故鄉的記憶,將在何處安放?這顯然是政府以及全社會在中國城市化進程中一個不得不考慮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