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日夜里,剛來南京一天的法國人Royer就“攤上了大事”。看著眼前小區里91幢長得一模一樣的樓房,老外傻了眼:他找不到家了!朋友電話聯系不上,想找小區保安問問路,保安不懂英語,手腳比畫半天對方也沒明白他什么意思,這個老外急得坐在小區大門口哭了起來。(相關報道見今日本報7版)
找不到“家”,竟然大哭,似乎有點讓我們哭笑不得。這么大的人,竟然記不住家在哪兒,不過,畢竟人家是個老外,人生地不熟的,找不到家也屬正常,更重要的是,小區里91幢樓長得一模一樣,讓老外記得住家,也的確是很困難,如果每幢樓建得有自己的特色,恐怕老外很快就記住了。與其說,老外找不到家大哭,倒不如說找不到“城市特色”而大哭。
的確,我們的小區,每一幢樓幾乎是相同的,外形、顏色等方面完全一樣,唯一不同的是每一幢樓的“數字”,如果記不住住哪幢樓,那根本就找不到“家”。其實,不獨是小區的樓房“長”得一模一樣,就是城市也是“千城一面”。上海世博會主設計師、法國建筑設計師馬丁·羅班曾說過,當下中國城市普遍缺乏自己的特色,城市風貌“千城一面”;著名作家馮驥才近年來為保護民間文化奔走呼號,被譽為“城市文化家園的守望者”。他曾列舉中國城市建設的“十大雷同”——功能區劃分、廣場、羅馬柱、高樓大廈、洋房、通透墻、煙花燈、水泥樹、白瓷磚及明清一條街。經過一番“流水線”作業,積淀千年的多樣城市風情,全都變成一個模樣。這話可能有些夸張,但也基本上八九不離十。本來,每一座城市都應該有自己的“特色”,因為“特色”是最本色的,也是最具“城市風格”的,“城市特色”不是向“誰”看齊,也不是趕潮流,而是“本土化”的。可事實上,許多城市在建設的過程中,早就“迷失”了自我。
為何會造成“千城一面”?一方面是因為權力片面追求政績,結果是為了求“大、齊、全”而摧毀了本來的“城市特色”;另一方面是權力一意孤行,嚴重脫離民意,如果城市建設是建立在民意基礎之上,則完全不同,會有文化、歷史等元素的融合。
“城市,讓生活更美好”,而一座城市如果沒有歷史、文化、地域等元素,城市的特征便渙散了。馮驥才在逛完巴黎發出贊嘆:“巴黎的歷史感,并不僅僅來自于埃菲爾鐵塔、凱旋門、盧浮宮和巴黎圣母院。那是旅游者眼里的歷史,或只是歷史的幾個耀眼的頂級象征。巴黎真正的歷史感是在城中隨處可見的那一片片風光依舊的老街。”可我們的老街又在哪兒?城市特色又在哪兒?
城市該有自己的特色,建筑更該有自己的“特征”,那是建設的“生命”,也是城市的“底色”,其背后是民意的力量和創新的開拓。老外找不到家而大哭,我們卻該為找不到“城市特色”而大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