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科學在線訊(記者 陸航 實習記者 張翼)6月1日,中日城市化比較論壇在河南大學舉行,中日學者就兩國城市化進程中的問題和路徑選擇等問題展開深入研討。日本大學教授村上直樹就日本城市化進程中的相關問題進行了解析。他認為在日本城市化進程中至少有兩種模式,一是從農村到城市,再從大城市到農村的“U”型轉彎;二是從農村到大城市再到老家城市(而不是原來鄉村)的“J”型轉彎;同時,人口過密化和過疏化問題是典型的日本表現,在所謂“失去的20年”,日本農村地區人口越來越少,而另一方面,大城市人口單極化的現象也顯著存在。村上直樹還介紹了城市化進程中,收入水平的變化和城市人口流動之間存在著相關性,從中心城市的“總部經濟”到地方上的“分部經濟”等。
更具根本性的問題是:何謂城市化?河南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宋丙濤認為,首先要看到,城市化實際上是人類的一種生活方式,不是一種經濟發展指標,人類的文明即開始于城市;而現在城市的主要功能是政府為市民提供的公共服務,是一種模式和手段,而且目前看來是有效的、人均成本低的手段;至于在當下中國推進城市化,有深刻的經濟發展背景。“以前我們的城市化一直很落后,中西部地區則更落后,可以說城市化已經拖了經濟發展的后腿,主要表現在大量人口住在城市之外,會因為分工程度低而最終影響內需的擴大,同時,工業和制造依賴于城市基礎設施,現在的基礎設施投資速度過慢。”宋丙濤對記者說。
河南大學中原發展研究院的學者們通過調研發現,現在中國的城市化中,農民進城幾乎不存在制度性障礙,障礙在于農民的重重顧慮,在于勞動力進城之后,他們及其子女家庭“融入城市”的重重困難。“要實現李克強總理所提到的“人的城市化”的目標,從中日兩國城市化進程的比較性研究中或可得到一些啟示。” 河南大學經濟史研究所所長孫建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