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黑又臭的河水,此起彼伏的癌癥村,“公公、丈夫、兒子先后患癌去世”的家庭悲劇,訴說著淮河的哀傷。日前,央視《新聞調查》欄目再度走訪淮河流域,向人們展示了水污染的舊痛與新愁,看得人心情分外沉重。
某種意義上,淮河是我國河流污染的一個樣本。上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工業化、城鎮化進程的突飛猛進,工業廢水、生活污水、城鎮垃圾等紛紛向河道傾瀉,污染之害,從水質由清變濁的表象,向人的體質由健康到多病的深層發展,淮河病得不輕。從2005年啟動的淮河流域水污染與腫瘤(癌癥)相關性研究已經證明,淮河流域的確存在癌癥村,其發病率高過全國平均水平5—10倍,癌癥高發的確和水污染有因果關系。
從央視記者的現場調查來看,當地政府近年打起了一場漫長而艱難的拉鋸戰,有“零點行動”“流域限批”等鐵腕手段,也有關停一家造紙廠的反復博弈。雖然距“讓淮河水變清”的目標還較遠,但水質確實有了一定改變。
讓人難以釋懷的是,水質改善的基礎相當脆弱。比如,淮河干流水質較好,而支流水質仍在劣五類邊緣徘徊。這種反差,固然有地理條件等的影響,但更重要的恐怕還在于污染源沒有得到根本遏制,污染物依然保持巨量的排放。
同樣讓人糾結的是,工業污染造成的河流之殤尚未遠去,新的污染源又在積聚新風險。記者在著名的癌癥村河南沈丘縣黃孟營村發現,飲用水凈化后癌癥發病率有了下降,但村民衛生習慣落后,有垃圾箱卻不用,亂扔生活垃圾、麥稈等,自造新的污染圍城。宏觀層面的數據則顯示,農村生活垃圾、化肥等面源污染,已經占到全國河流和湖泊營養物質總量的60%—80%,面源污染已是水環境污染的重要來源,氮肥等造成的污染正在成為致癌的“新殺手”,對此我們需要保持足夠警覺。
“決不以犧牲環境為代價去換取一時的經濟增長”,習近平日前在政治局集體學習時的警語,何嘗不是包括淮河在內的眾多“悲傷河流”的教訓總結?而要終結“淮河癌傷”,遠遠不是關幾個廠、執幾次法、挖幾口井那么簡單,這是一個涉及產業轉型、監管升級、觀念轉變、生活方式重塑的系統工程。簡言之,只有生態文明真正扎根于淮河兩岸,清流才會有新的源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