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日,榆林世紀廣場發生了一起多名老人猥褻一名精神病女患者的事件,現場圍觀的近百名市民卻沒有一人制止。在現場拍攝的視頻中我們看到,一名疑似患有精神病的女性在榆林世界廣場的長廊座椅上,遭到一名老年人的糾纏,女患者的表情顯得非常痛苦和無奈。(5月28日陜西電視臺《第一新聞》)
男人對女人、正常人對精神病人、多人對個體……所有的信息都預示這是一個“弱肉強食”的故事。然而,這仍然不是最讓人心痛的,比起幾名實施猥褻的老者而言,更讓看客們痛心的還有“百名市民圍觀卻沒有一人上前制止”的人情冷漠。這起發生的榆林的猥褻案,催人反思——國人的圍觀情結,應當如何收場?
這是一堂公共課。在這堂課里,我們都應當把自己套入“老人猥褻女精神病人”的那時那地中的某個角色,去打量自己那時那地的神態與心態。如果我們在場,會不會和沉默的大多數一樣選擇袖手旁觀看熱鬧?我們會不會起哄?對于“弱肉強食”式的欺侮,我們有沒有承受的心理底線?如果有,是否有勇氣去拾起自己的良知,去提示、警告并制止那幾名老人,然后,高傲地去選擇屬于自己的那份高尚?
圍觀,在國人范圍內,已經成為常態。這并非是搬出柏楊的《丑陋的中國人》的相關觀點來貶低自己的同胞。2011年,在上海機場發生的“留學生刺母案”中,國人全部在周圍圍觀,僅有一名外國人上前救助,救助后并未留名。醫生稱,當時如果這名外國人不救助,母親很可能當場死亡。
魯迅在《藤野先生》一文中,對喜歡圍觀的國人進行了如下描述,“國人要被日本人槍斃了,圍著看的也是一群中國人”。對于部分國人而言,不僅喜歡“看熱鬧”,而且,“看熱鬧從來不嫌事大”。看熱鬧時,無論是好事還是壞事,都沒有什么原則,該起哄起哄,該發笑發笑。
幾年之前,網絡上流行一種說法叫——“圍觀改變中國”。在網絡社會之中,圍觀當然能夠改變中國。因為,每一起涉及公共利益的公共事件,都需要有人來圍觀。只有有了圍觀,才會有回頭率和關注度;有了圍觀,一些不起眼的壞事才有可能成為公共事件。但是,網絡社會之中的圍觀情結不能被運用到現實之中來。一者,圍觀意味著袖手旁觀,是一種無情和冷漠,二者,沉默的圍觀只能助長壞人的氣焰,壯大他們進一步為所欲為的膽量。
公民社會、文明社會的構建,不僅僅需要圍觀的眼睛,還需要良知和勇氣。在網絡之中,我們仍然需要堅持“圍觀改變中國”的信念。然而,在現實之中,我們應該拒絕圍觀,只有勇敢地伸出我們的雙手,幫助我們看到的所有弱者、病人包括暈倒的老人,才會讓冷漠的社會擁有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