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快建設、完善農產品質量與安全監管體系的同時,必須改善監管方式,創新監管形式,回應人民群眾對農產品安全與日俱增的焦慮與關切
近日,媒體曝光山東省濰坊市個別地方的農民使用劇毒農藥神農丹種生姜,專供國內市場。神農丹是種主要成分叫涕滅威的劇毒農藥,50毫克就可致一個50公斤重的人死亡。發達國家農產品質量標準高,農藥殘留檢測嚴,當地農民種植的出口姜,壓根不敢使用高毒農藥。
這則新聞最吸引人們眼球的,是當地生姜生產的“倒掛現象”:相比出口,國內安全標準較低,農藥殘留檢測不嚴,結果要求低的出了事。
很明顯,當地農民能生產安全姜。是否啟用“無毒生產模式”,關鍵看監管嚴不嚴。他們很清楚,出口姜檢測沒法蒙混過關,所以種植環節規規矩矩;而內銷姜,“只要找幾斤合格姜去送檢,就可以順利拿到檢測合格報告。”
眼下,一出農產品安全事件,許多人都疾呼加大投入,加強監管體系建設。這當然沒錯。但世界上最大發展中國家正從小農經濟向現代農業轉型的國情,決定了我們要建成無縫隙、全覆蓋的監管體系還需假以時日。眼下,我們在加快建設、完善監管體系的同時,必須改善監管方式,創新監管形式,讓農產品安全事件少些,再少些,這樣才能回應人民群眾對農產品安全與日俱增的焦慮與關切。
監管如何改善?如何創新?既然出口姜沒問題,要擊潰內銷的“問題姜”,我們的監管向發達國家取經既可行,又非常必要。
前幾年,筆者曾去山東某地采訪出口蔬菜產業。問起農民會不會為治理病蟲害而使用劇毒農藥,他們連說“不敢”,因為美國的食品監管部門會不定期地突然派第三方監管機構來抽檢,一旦發現問題,當地所有企業的產品都會被拒。這讓當地農民絲毫不敢僥幸,老老實實地按標準生產,靠勤勞致富。
既然農民最怕突擊式抽檢和株連式懲罰,那么我們的監管是否可以照此出招?在銷地實行“市場準入”,監管部門突擊式抽檢批發市場,把生產不合格農產品的問題企業列入黑名單,對屢出問題的產地亮紅燈,如此倒逼產地政府真正落實監管責任、農民進行標準化安全生產。產地監管部門,不要再坐等農民拿著好姜來送檢了,突擊式抽檢,投入不大,效果顯然更佳。
除了加大監管力度,還要創新監管形式。比如,組織發動農民互相監督,讓違規行為陷入“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實踐證明,效果要比部門監管好很多。
某地農業局同志曾給筆者講過這樣一個事情:當地蔬菜產業普遍采取“公司+基地+農戶”的組織形式,早些年曾有一個農民偷偷使用了劇毒農藥,出口時在海關被抽檢出來,害得整個公司所有蔬菜都被拒,那個農民很長時間在鄉親們面前抬不起頭來。事后,為避免一人作假大家倒霉,農戶成立了監督協會,平時輪流巡檢,互相監督。如今,質量安全已成為當地蔬菜產業的金字招牌。
此外,還要強調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這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完善法律,讓不法分子付出付不起的代價,才能徹底打消僥幸心理。重典治亂,還要執法必嚴。監管領域的腐敗、瀆職、缺位不嚴懲治,再先進的檢測設備,再健全的監管體系,都會在利益面前成為被輕易攻陷的馬其諾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