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CMRC中國經濟觀察”第33次季度報告會于2013年4月21日下午在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萬眾樓舉行。會議由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盧鋒教授主持。本次報告會上半場主要圍繞我國社保和戶籍制度改革、農民工市民化等問題進行深入探討。國家發展研究院姚洋院長,中國社科院世界社會保障中心鄭秉文主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經濟研究部何宇鵬副部長先后發言。本報今日刊發姚洋院長的發言內容。
戶籍制度改革非常重要
戶籍制度改革非常重要,主要有兩方面原因:第一,它事關公民權利。第二,從經濟學的角度來說,戶籍制度改革有利于提高經濟效率,優化經濟結構;有利于勞動力自由流動;有利于服務業的發展;還有利于提高國內消費。
我國在1958年頒布了《戶籍管理條例》,從此正式有了戶籍制度。這個條例實行到今天已有55年。原來《憲法》里有“公民擁有選擇居住地的自由”這一條,由于和該條例沖突,因此1975年在修改《憲法》時被刪掉了。
上世紀90年代我國開始發生大規模的人口流動現象,正好又趕上城市職工下崗問題,政府對人口流動采取了一系列限制措施。一直到2003年出現了標志性的孫志剛事件后,政府才對《收容遣返條例》進行大修改,基本上廢止了這個條例。
2012年2月23日,國務院出臺了新的戶籍改革相關文件,放寬縣級及以下城鎮標準,只要擁有穩定的工作和住所(包括租住住所)就可以申請當地戶口。地級市要求在當地連續工作和居住滿3年。副省級城市和直轄市維持現有制度不變。但是,在過去一年多的時間里,新文件并沒有大大推動戶籍改革,發改委調研后認為原因在于改革阻力太大。
唯一發生改革的是高考制度。高考制度作為戶口制度改革的重要方面,實際上各地改革情況差別很大。去年很多省份都采取了一些措施,最激進的是黑龍江,該省規定只要在本地上滿一年中學就可以參加本地高考。相比之下,有一些省市變化較小,如北京只允許隨遷子女讀職業高中和高職,不允許考大學。戶口制度改革僅僅依靠這種試點放權的方式成效是不大的,因為先改革的地方就要先面臨如何接納更多人的問題,因此,需要中央政府下大的決心。
為什么戶籍制度改革非常重要?主要有兩方面原因:第一,它事關公民權利。戶籍改革阻力非常大,但它不是來自特定利益集團,而是來自城市的中產階層。進行戶籍改革,以前是利用補償的辦法,但是怎么去補償這么多現有城市人口或者說本地人口?在過去30年里,我國是一邊改革一邊修改相關法律,所以很少談到權利問題。我們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公民,為什么有些人就永遠不能獲得同等權利?因此,權利問題是我們應該認真思考討論的。
第二,從經濟學的角度來說,戶籍制度改革有利于提高經濟效率,優化經濟結構;有利于勞動力自由流動,如果把戶口取消,特別是子女教育問題解決之后,將更加有利于勞動力的自由流動;也有利于服務業的發展,因為服務業的發展主要依靠城市;還有利于提高國內消費。
目前,我國城市化率雖然已超過50%,但是相比于其他國家,還是相對落后的。2012年,我國人均GDP已經超過6000美元,而城市化率卻只有50%左右,相比國際上同等人均收入國家的水平,仍然有較大差距。我國城市化滯后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與戶籍制度有關。
據測算,城市人均消費是農村人均消費的2.7倍。但是進城務工人員儲蓄率非常高。如果2.4億進城務工人員中有三分之二,也就是1.6億人的消費達到城市平均水平,我國居民消費將提高11.8%。這意味著消費占GDP的比重將上升4.2個百分點,這是一個巨大的飛躍。
城市化道路選擇遇難題
在城市化的進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問題。首先,城市化應該指城市化區域的概念,而不是單一的城市化,要形成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網絡。其次,城市化還要避免紀念碑式的城市化。
我國的城市化道路選擇也遇到一些難題。中央文件一般不用“城市化”,而用“城鎮化”,意味著要避免大城市化。但直到今天,我們還沒有明確的城市化道路。上世紀80年代,費孝通提出走小城鎮化的道路,它基本上成了我國城市化道路的官方說法。
事實上,世界上多數國家都出現“大集中,小分散”現象,即全國人口集中到少數區域里,在同一區域里人口又分散在不同層次的城市。比如,美國人口基本集中在三個地區:波士頓到華盛頓的東海岸,舊金山洛杉磯的西海岸,以及芝加哥地區。
在城市化的進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問題。首先,城市化應該指城市化區域的概念,而不是單一的城市化,要形成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網絡。最壞的城市化形式就是北京這種形式,比較好的是長三角、珠三角,每個城市有自己的特色。也許未來我國就會形成珠三角地區、長三角地區、京津塘地區、武漢到長沙這一帶地區,然后是四川盆地、西安咸陽、遼東半島這些中心地區。如果這些地方的人口達到我國總人口的40%左右,那么其他地方的問題就會較少,而且我國的環境保護也會變得較為容易,相比之下,遍地開花進行城市化,既浪費土地,也擴大污染。
其次,城市化還要避免紀念碑式的城市化。勒·柯布西耶當時想象的光輝城市是巨大的高樓大廈,大廈之間全是花園,而且用高速公路相連接,所有事情都在大廈里面進行。這樣一種城市規劃模式有很大的弊端,它不僅跟自然沒有接觸,而且人與人之間接觸也很少。但中國很大程度上接受了這種概念。
城市化進程將面臨挑戰
未來10年我國主要面臨改革問題,但是發展同樣很重要。影響我國長期發展的更重要因素可能是教育。目前,我國的正規教育發展很好,而且投入也很大,相比之下,職業培訓投入太少。
我國在城市化的進程中,將面臨一些挑戰。第一是本地人口和外來人口的沖突。當然,對于承載壓力巨大的北上廣等一線城市,政府可以采取差別政策。
第二是外來人口市民化的成本問題。據估算,現在每個農民市民化只需要8萬元,但隨著通貨膨脹和生活成本的提高,以后將會越來越高。
第三是住房問題,廉租房不應該都由政府建造。如果都由政府來建造,結果可能變成立體貧民窟,因為政府收房租的動力一般比較低,最后可能水電等基礎設施都無保障。最好的辦法是開發商申請到一塊地后,把其中的一部分(比如四分之一)用做廉租房,這不僅可以確保它的可持續性,而且也可以節約政府的成本。
第四是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目前很多從西部到東部的農村移民會定居在東部農村地區,這將對現有土地制度提出挑戰。按照現行規定,農民一旦擁有本地戶口,就擁有了分土地的權利。但在發達地區的農村,外來人口是本地人口的十倍以上,這顯然是不可能做到的。因此,在發達地區的農村,進行土地制度改革是必須的。目前有很多地區都在實行土地股份制,只要將這一土地制度固定下來,落實到每一個人,事實上也就實現了土地私有化。這也是土地資本化的過程。
第五是要建立全國性的耕地指標交易市場。耕地保護的一個辦法是建立全國性的耕地指標流轉體系。對耕地的保護應該堅持,在這方面對小產權房的一些維護并不是合適的,因為一些觀點只看到老百姓的權利,而忽略了耕地問題。為了保護耕地,有必要建立全國性的耕地交易市場。
第六是教育問題。未來10年我國主要面臨改革問題,但是發展同樣很重要。影響我國長期發展的更重要因素可能是教育。2.4億進城農民工中80%-90%的教育水平在初中或以下。到2020年-2030年間,他們仍然是我國勞動力大軍的主力,現在的收入水平是3000元-4000元/月,如果他們的收入增長和全國經濟增長保持同步,到了2030年,他們的月收入將達到2000美元,相當于今天南歐國家工人的水平,而南歐工人至少有高中教育水平。
目前,我國的正規教育發展很好,而且投入也很大,相比之下,職業培訓投入太少。國家每年拿出300億-500億元就能解決這個問題。相比我國每年11萬億元的預算內收入,這只是個小數字。投資教育的回報最高,除了私人回報,還有很高的社會回報。
(本文系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院長姚洋教授在2013年4月21日舉行的“CMRC中國經濟觀察”第33次季度報告會上的發言,張杰平整理。鳴謝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