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將開始新一輪治水工程,相關方案提出要整治34條河涌,建設污水收集系統,河道清淤等,并從今年6月起公布主要河涌水質監測情況,有50條河涌列入首批公布名單,每月監測一次。
廣州治理水污染的戰役已持續多年,從報道上看,此番或可稱“亮點”的不過是每月公布一次水質監測情況。加強河涌水質監測并公之于眾利于監督,當然是積極之舉。然而,河涌水質如何,公眾可目睹鼻聞,且不說監測數據是否有公信力,能起到怎樣的作用也是未知數。
水污染之于廣州是一痼疾,廣州為此著力不小。聲勢最為浩大的是亞運前投入486億元巨資治水,“每天一個億”成為政府豪氣治水的標簽。此后每年又持續投入數十億治水,打造出東濠涌、荔枝灣涌等“樣板工程”,并進行總結表彰,稱如期實現“水更清”,“探索出一條具有廣州特色的科學治水之路”,甚至稱之為“奇跡”,但隨著水污染的反彈,公眾顯然難以信服。
現實擺在眼前:亞運前后治理的115條河涌,今年監測對比2010年8月時的水質,55條河涌水質有所改善,14條持平,44條變差,即有將近四成治理過的河涌水質變壞。其中,流溪河白云區段、石井河、花地河、白坭河都變成劣五類,屬重度污染。市領導也坦承,石井河比去年、前年“還黑還臭”。即便是東濠涌、荔枝灣涌等治水“樣板”,遭遇大暴雨也不時被“打回原形”。
正如西方諺語所言,羅馬不是一日建成的。廣州水污染由于歷史欠賬及跨地域污染等因素,難求畢其功于一役。但是,巨額公共財政投入與眾多河涌水質變差的強烈反差,自然讓人對治水的真實成效產生質疑。
從治理污染的技術手段看,城市雨水與污水尚未完全實現涇渭分明和眾多河涌未能實現截污是污染源之一。珠江廣州段污水七成來自本地的事實,更是證明廣州多年治水依然漏洞百出。巨額公共財政投入堵不住污水源頭,不能不反思其背后到底缺失什么。
面對眾多河涌水質惡化的現實,在新一輪治水戰中繼續投入、新建污水處理廠、公布水質等措施無疑都是必需的。但有一點不能忽視,就是投入巨額公共財政治水的績效考核。此前,市政府不乏向各區、縣級市政府和市水投集團下發“水環境治理任務書”之類的措施,據稱審計部門也曾抽查過部分治水項目,但最終未見全面、充分的績效考核信息披露。即便是治理過的河涌重現黑臭,證明治污失效,也未見追根溯源之舉,更不見半句問責之言。
如此,按照廣州治水“十二五”規劃,五年內要投入872.4億元改善水環境,其中水環境治理與保護投入超過623億元。如果沒有嚴格的績效考核和問責,一聲令下大把真金白銀就慷慨砸下去,誰知其中有多少會重蹈覆轍“打水漂”?“確保2015年消滅劣五類水”的目標誰敢保證不會淪為“放空炮”?
耗巨資展開新一輪治水工程是政府的職責,也寄托著市民的厚望。政府制訂計劃、大把花錢從來就不是什么難事,高調宣示目標更是輕車熟路。尤其是,治水工程很多都是“看不見的工程”,政府不能只管隨心所欲、毫不吝嗇地砸錢,實效卻另當別論,水質出問題再反復折騰而無人擔責。
為此,在新一輪治水工程展開之際,除了推進水質監測與公開制度化,接受公眾監督,更重要的是必須深刻反思多年治水的得失,汲取教訓。尤其是,要制定全覆蓋的、嚴格的公共財政投入績效考核、審計制度,立下必勝的“軍令狀”,強化主管、建設等各方的問責機制,以期不讓公共財政投入“打水漂”的事一再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