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際城市化發展戰略研究委員會委員會、中國社科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中心主任 牛鳳瑞
日前,“從投資驅動到民生改善”高峰論壇暨信達證券2013年投資策略年會在北京威斯汀酒店舉行。中國國際城市化發展戰略研究委員會委員會、中國社科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中心主任牛鳳瑞在會中表示,城鎮化不是房地產化,但沒有房地產的支持,城鎮化將成為空話,從長期來看,商品房成交價格漲漲落落是常態,不要希望一個直線,但商品房價格上漲的趨勢是不可逆轉的。
以下是演講實錄:
牛鳳瑞:新一屆政府對新的城鎮化有了新的探索。城鎮化是現代化的重要標志,也是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想越過去不可能。城鎮化的進程客觀上是歷史的過程,同時城鎮化又是歷史結構、利益結構大變動的過程。這個過程中正確的城鎮化政策有利于協調各類社會關系,減少城鎮化社會成本。
城鎮化是人類共同的社會活動,城鎮化的目的是為了人們生活得更美好,提高全民福祉。我國的城鎮化當然首先是人的城鎮化,要以人為本,這不需要爭論,如何做到以人為核心,積極穩妥地推進城鎮化,則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要在不斷的實踐中進行探索和改進。中央提出積極穩妥的城鎮化是2000年年初提出的,中間13年盡管沒有人直接否定它,但政策層面上是在自覺限制它。我們一直有中國城鎮化的冒進論、超前論,超速論,就反映了這種思想。
城鎮化率不是越高越好,這是目前時髦的口號,但沒有一個國家是通過較低的城鎮化率而實現現代化的。基于國情,我國應有一個較高的城鎮化率,我們現在僅僅是百分之五十幾,城鎮化進程總體嚴重滯后,非農就業率已經超過了60%以上,非公產業化率已經超過90%。
中國的城鎮化進程是滯后還是冒進的?通過數據可以表明,如果中國城市化率達到80%,那么中國農村人口還剩3億,而美國全國人口就3億。如果中國城市化率達到60%,中國農村人口是6億,與中國50年代的全國人口數量持平,這是中國的國情。不是速度越高越好,難道是速度越低越好?不同的歷史起點會有不同的結論。
目前還有一種口號叫城鎮化要從速度向質量轉型,中國喜歡時髦,轉型就是時髦。中國城鎮化速度快,質量在提高還是在下降?如果城鎮化質量沒有下降,我們是通過人為地限制速度,以速度換取質量,還是在正常的城市化速度推升過程中提升質量。這是兩種思路,它必然產生兩種思路。
污染、擁擠、占地、高房價、公共安全等城市病,在很大程度上是城鎮化效益必須支付的成本,城市的集中生產、生活造成了集中消耗和集中排放,但這也為治理污染提供了規范化的需求,所以依托于城市的污染治理更有效率、更持續,城市是治理污染,保護環境的重心。城市用地越集約,人均空間資源越稀缺,環境質量的約束越高。根治大城市病要從更多的特殊發展階段層面進行分析,要從改革大城市的功能疊加,割除行政體制弊端,減少行政權力對資源的錯配形式,城鎮化為我們的投資提供了廣泛的空間。
我國城鎮化為城市發展提供了歷史機遇,城鎮化當然不是房地產化,沒有房地產的支持,城鎮化也就成了空話,我做了測算,如果我們城市建成區按照0.7容積率進行計算的話,我們每年僅僅城市建成區的擴張就要增加建成面積10億平米以上。而房地產市場需求的估算,我大體做了幾個方面的疊加,過去十年中國城鎮每年商品房開工面積或竣工面積要15億平米以上,現在大概10多億,這樣方能滿足社會的需求,從長期來看,商品房成交價格漲漲落落是常態,不要希望一個直線,那不可能,違反市場規律。但商品房價格呈上漲的趨勢,這是不可逆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