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5日凌晨,四川省安岳縣永清鎮一名66歲的老人被人用刀刺死在家中,老人身上的幾千元現金被人搶走,接到報警的安岳縣公安局刑警大隊立即展開調查,案件真象卻出人意料。捅了周建國27刀的殘忍兇手,竟然是他15歲的親外孫孫大柱。根據孫大柱交代,他還在年幼的時候就成為了留守兒童,一年到頭難得見到父母一面。(4月18日四川新聞網)
又是一個事關留守兒童的人間悲劇。父母在外拚命打工掙錢,用勤勞的雙手為孩子編織美好的未來;而孩子卻用弒殺外公的殘暴手段和血腥場面,去摧毀父母的夢想和家庭的未來。特別是,一名留守兒童,在長成了留守少年的同時,也變成了一個“問題少年”,最終淪為殘殺親人的少年犯。殘酷的現實,再一次折射出農村留守兒童之痛。
近年來,留守兒童引發的悲劇在各地頻發,給家庭和社會帶來難以消除的痛感。然而,留守兒童所表現出來和涉及到的系列問題,成因復雜,遠非保障他們接受義務教育權利這么簡單。因此,解決留守兒童問題,是個社會系統工程,不能“頭痛醫頭”,也不能靠形式主義來應對,更不能指望畢其功于一役。針對留守兒童問題,很多專家學者及有關社會研究人士,都曾積極呼吁社會承擔責任,防止我們的下一代出現問題。少年弒殺外公的悲劇,又一次提醒我們,建立農村留守兒童教育管理保障機制,刻不容緩。
必須正視的是,農村勞動力的區域性流動,必將催生一代又一代的留守兒童。因此,應該構建一個政府、社會、家庭、學校“四位一體”的良好教育管理格局。不少農村留守兒童在完成九年制義務教育后輟學,成為社會、家庭、學校“三不管”的流浪兒童,最易沾染不良習氣,個別的甚至走向犯罪的道路,弒殺外公的這名少年,就是一個典型例子。因此,政府有關部門,應該加強對這類少年兒童的管教和干預;對于留守青年,開展必要的技能培訓和就業指導,幫助他們正確地融入社會。
在社會層面上,要建立教育和監護體系,加強農村文化體育場所建設,真正為農村留守兒童創建一個良好的學習生活環境。特別是學校,不僅要完成校內對留守兒童的教育,而且應有意識地把注意力向校外延伸,填補他們在校外的生活空間;同時,應建立健全農村留守兒童學生檔案,加強留守兒童法制觀念和生活技能的教育培養,并增設心理教育教師,積極組織教職工與留守兒童結對幫扶。同時,外出務工的父母,有條件的應盡量帶子女到務工地附近學校入學,沒條件的應慎重穩妥地選好委托監護人,還要保持與留守孩子的聯系與溝通,不能讓留守兒童成為“變相孤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