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一再表明,這種安全防范制度存在系統性失靈的危險。因為執行制度的人會心生懈怠,會存有僥幸心理。
盡管我們也希望人們多些自救意識和逃生技能,但這一問題在此事故中屬于次要矛盾,不可因此掩蓋當地有關部門、單位安全防范系統性失靈這一主要矛盾。
一場并不大的火,最后竟然造成14人罹難、47人受傷的慘劇。起源于一個網吧的火,竟然最后蔓延至整個酒店。襄陽這起火災令人痛心,更令人匪夷所思。這究竟是為什么?
星點之火,若無任何防范救治,最后當然會造成災難,這是常識。但如果有各個環節的人為阻斷,災難往往很難發生,即使發生了付出的也是最小的代價。襄陽火災表明,這種人為阻斷機制發揮的作用有限,才使小火釀成大禍。
出事網吧當天早晨6點居然仍在營業,而凌晨往往是人們的安全防范意識最懈怠的時候。如果有關部門能夠監督查處,即查每日24時的最后營業時間,查消防隱患,何來火災?
起火的時間是在6點左右,但消防部門接到報警時間卻是6時38分。這大約半個小時的時間,是拯救火災與生命的黃金時間,然而卻在人們的疏忽中被白白浪費了。到底是什么讓網吧乃至酒店失去了第一時間報警的應有警覺?
消防隊救援,離火災地點近的沒來,來的是遠處的消防隊,消防救援也講舍近求遠?盡管當地回應是屬地管理問題,但屬地管理也需要根據現實情況變通,生命應該是第一位。這種靈活救災的機制,也需要及時跟上來。還需要追問的是:第一批先來了卻沒帶氣墊和云梯,消防隊靠什么救火?消防栓接上管子卻不出水,那些我們常見的東西怎么成了擺設?如果不是小區門衛一架木梯救下10多人,災難損失不知還有多大。
這些情況表明,安全防范存在系統性失靈。無論是源頭上,還是事發過程中,安全這根弦都松得很。固然人們容易“好了瘡疤忘了疼”,但人的神經不可能老繃著,總有松懈的時候。現代社會治理早就有辦法防范人的這種惰性,這就是制度。一套安全防范制度,能夠使各個環節、各個方面各司其責、各干其事,共同把安全隱患拒之門外。
現實一再表明,這種安全防范制度存在系統性失靈的危險。因為執行制度的人會心生懈怠,會存有僥幸心理。
有人認為,此次傷亡過大與逃生自救能力欠缺有關。這是轉移矛盾和注意力的說辭。事發凌晨,酒店客人都處熟睡狀態,被火災驚醒,除非有特殊訓練者,一般人第一反應都是驚恐地逃生。盡管我們也希望人們多些自救意識和逃生技能,但這一問題在此事故中屬于次要矛盾,不可因此掩蓋當地有關部門、單位安全防范系統性失靈這一主要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