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在鳳凰論壇上看到一篇《公務員買衛生巾都有補助!》的帖子,備受注目。(3月27日鳳凰網)
這個標題確實吸引人,看似是以一種最直接、最露骨的方式揭露了一種隱形“腐敗行為”。而評論中則把“三公經費”這個詞都翻了出來,看來近期“公務員”是個熱詞,躺著中槍的也不少!
如果沒記錯,我在念大學的時候,《人力資源管理》有一課是專門講員工“薪酬福利”,當時教授們總是講“企業家道德”、總是講“人性化管理”、總是講“善待員工”……我想企業都能做到,為何政府就不能對女職工設計“以人為本”的福利待遇了?!
不避諱的說,我在企業工作的時候女職工福利中每月就比男職工多那么幾塊錢衛生巾補貼,也就是所謂的“衛生費”。也許這是女職工的一種“特殊待遇”,但如果可能,我想男職工若有一天也出現一樣的“生理狀況”,這項補助也會成為男同胞的福利。
我們為什么研究管理學?為什么研究組織行為學?為什么研究心理學?我想不外乎就是研究以“人”的個體為主的團體。隊伍怎么建,隊伍怎么帶,隊伍怎么規范、怎么鞏固?這都需要見立不同的制度體系——績效考核是一個體系,薪酬福利也是一個體系,不能只有“大棒”不給“胡蘿卜”,公務員也是普通的人,和任何系統的職工沒有區別,就像企業需要出效益一樣,國家不會白養一批不干活的人,只是勞心或勞力的區別罷了!
在這個浮躁的社會,我們更多的應該靜下心來想,如果說政府做得不好,人家不是著手在改革嗎?不是在完善各種體系嗎?如果嫌公務員收入高,我們是不是在“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又或許,我們看到的只是個別光鮮而靚麗的城市,而在內陸地區、偏遠縣城、貧困山區,那些公務員的艱辛是否也值得大家去關注?所以我們應該平和心態,任何問題都要辯證而客觀的看待,既然存在,也就合理,這個“衛生巾補助”也不是公務員的專享待遇。如果你是因為自己沒有正當的工作而不能享受這項“特殊的福利”,那么請努力過上有組織關愛的生活;如果是因為所在組織沒有完善福利體系的,那么請向工會提出申請……
我認為現在的社會輿論需要更多的關注和正確引導,精神文明建設沒出成效,社會文明怎能達到上層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