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吳仁寶的辭世,華西村再度成為媒體焦點。公眾同時驚奇發現,眼前不就是一個中國城鎮化的標準樣板嗎?
城鎮化之路
事實上,早在城鎮化概念提出之前,華西村在吳仁寶的帶領下就已摸索出一條社會主義新農村和城鎮化結合的共進之路。
當安徽小崗村分田到戶改革風靡全國時,華西村已經不在土地種田上做文章,而是讓村民入股發展工業。當年老書記挨家挨戶找村民談心,讓村民們把分到的錢作為股份投入村辦企業,入股分紅。同時實行專業化分工,全村農民逐步成為拿工資的產業工人。
上世紀70年代,華西五金廠成立,在那個保守年代,這個“隱姓埋名”10年的五金廠為華西村累計創利稅135.03萬元,不但完成了原始資本積累,也走出了工業反哺農業的第一步。
改革開放后,在五金產品逐漸飽和的市場環境下,華西村瞄準塑料紡織行業,并由此踏上了工業多元化發展的道路。經過20年發展,華西村擁有了14家大公司,58家企業和1000多種產品。1998年到2001年華西村工業產值增長逐年放緩,遭遇發展瓶頸。當年年底,黨委決定將14家大公司整合成8家。兩年后,集團資源整合收到成效。僅南、北鋼兩家鋼鐵公司就實現銷售收入100億元,寶昌化纖和毛紡服裝公司則分別完成銷售額50億元和25億元,建筑裝潢公司、有色金屬總公司、外貿公司、化工公司、旅游服務公司等五大公司,累計實現銷售收入30億元。隨后4年,集團公司銷售額更是以每年100億元的速度增長。
2003年是華西村新老書記交接班之年,也是華西村產業轉型元年,從此華西村邁向了第三產業的大發展之路。華西塔群、世界公園等建筑每年吸引了百萬人次的游客到此觀光。
效仿時機已過
產業結構是區分農村和城市的標準。有研究總結華西村城鎮化的特點,是由農村迅速走向城鎮化的一個新型城市,以工業、服務業為主,農業占國內生產總值(GDP)比重不到1%。村民的生活水平已經達到發達國家農民1萬美元的生活標準,是中國最富有的農民。2011年村民人均純收入為8.5萬元,是同年全國人均收入5900元的12倍多。
華西村無疑樹立了一個成功的標桿。這正好與當前城鎮化概念吻合,但現狀是不少政府官員從華西村歸來后搖頭感嘆,要再復制一個華西村,太難!的確,新型城鎮化目前只是一個理念,沒有具體發展規劃和具體時間表,各地對城鎮化政策的領悟也不相同。華西村當年發展的時代背景已發生巨變。問題歸集在一起,還是在于土地怎么集中、資金怎么籌措、產業如何培育這三個華西村早年曾經歷的考驗。
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分田到戶后,農民擁有土地承包經營權,一度釋放了農村的生產力。但隨著目前農村留守人員勞動生產力下降,農村土地撂荒、產業破敗問題日益突出,如不能將分散的土地要素聚集經營,將無法發揮規模化整體的經濟價值。現在各地在推進土地確權,就是為農村土地流轉集中做準備,但過程中卻遭遇各類利益糾紛和現實阻礙。相對而言,華西村當年堅持集體經營實際是繞過了這一難題。
資金同樣是邁不過的坎,華西村最初發展是靠農民自籌資金,而現在城鎮化建設的資金來源渠道并不明晰,有不少聲音擔心地方債務的承受能力。
另外,當年華西村用工業反哺農業,是有當時國內商品稀缺的特殊時代背景。但是如今經濟發展一個重要問題就是產能過剩,華西村也面臨工業增速放緩,向服務業轉型的問題,效仿的時機也已經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