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鎮化是今年“兩會”熱議的話題。
毫無疑問,中國未來的城鎮化發展不能走過去的老路,必須要走低碳城鎮化的發展道路,從而走向“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
3月13日,北京金融資產交易所201會議室,一場由北京金融資產交易所、北京環境交易所和北京綠色金融協會聯合主辦的“2013兩會代表論金融改革與低碳城鎮座談會”,對金融改革與低碳城鎮化話題展開了熱烈探討。
“城鎮化如果沒有足夠的制度創新與制度供給,循著原來的一套思路再推下去,是福音,還是災難,真的不好說。這次霧霾實際上警醒了國民,警醒了高層,因為普天之下,食品、藥品有特供,空氣沒有特供。一個好的環境或者環境本身,是發展的代價,或者是成本的構成制約因素之一,如果說好的環境是奢侈品的話,這是要成本的,這個成本誰出,怎么出,用什么手段來出?如此大規模的成本投放,沒有金融創新,沒有好的金融工具,能完成嗎?”北京產權交易所集團董事長兼黨委書記熊焰發出疑問。
城鎮化要走低碳發展的道路,金融手段的促進作用必不可少,這其中要關注的問題包括金融資本投向問題、金融資金如何來的問題,以及金融的覆蓋程度問題。另外,低碳產業支撐,以及城鎮化過程中的環境問題也不容忽視。
以金融手段促進低碳城鎮化發展
以金融手段促進低碳城鎮化發展,其中要關注的問題包括金融資本投向問題、金融資金如何來的問題,以及金融的覆蓋程度問題。
首先是金融資本的投向問題。
“金融改革跟環保的關聯,關鍵是我們金融資本的投向,如何與最有發展前途的產品和技術結合起來,同時發揮效用,我覺得將來綠色低碳的產業,應該是金融資本投向的重點,將來這些產業既有安全性,又具有引領作用。另外,除了衡量這些產業的市場效益指標外,最重要的是看是否節能環保,它的能耗是多少?它的污染情況如何?它的資源消耗是不是過度?”全國政協委員、國家環保總局原副局長王玉慶強調。
“現在全國搞城鎮化,給我們發展低碳經濟帶來了非常好的契機。通過與低碳技術相結合來推動城鎮化,從而會促進我們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所以,金融今后的改革,必須要大力支持低碳經濟,低碳技術發展,我認為這是非常重要的,為這兩方面提供好服務,這是我們金融改革重要的方向。”全國政協委員、中央財經大學證券期貨研究所所長賀強認為。
其次是金融資金如何來的問題。
“低碳城鎮化要靠金融改革,我們的錢從哪兒來,要靠金融改革,要有很多新的金融工具,來適應城鎮化建設的需要。城鎮化涉及到土地制度的改革、戶籍制度的改革,最重要還有公共服務體制的改革,以及投融資制度的改革和財稅體制的改革。如果我們的財稅體制不改革,城市政府還是依賴土地財政,這樣的局面就會以地價推高房價。”全國人大常委、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民建中央副主席辜勝阻表示。
辜勝阻還列舉出中國社科院的一項測算,一個農民工市民化需要政府做公共服務花10萬元,“錢從哪兒來,需要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建立財政分擔機制,還有政府、企業和農民工本人三者分攤機制,另外需要金融創新,我們要發展農地金融,讓農民用自己的土地能夠貸款融資,來解決創業和置業的需求。”辜勝阻表示。
來自投資界的中國綠色發展聯盟秘書長、建信股權基金合伙人袁圣堯,切身感受到城鎮化缺乏資金的問題,“我們在第一線工作,實打實與企業界、當地政府接觸,談融資問題的時候,確實遇到很多具體的矛盾,一方面,城鎮化需要大量資金,沒有錢,另外一方面,金融機構和民間資本大量的資金不知怎么結合起來,我覺得,這需要我們金融改革做一些頂層設計、做一些產品設計。”袁圣堯表示。
最后是金融的覆蓋程度問題,如何在將來的低碳城鎮化發展中提高金融覆蓋率,與會代表委員認為這其實是一個涉及到金融改革方面的問題。“金融改革如果不在先,其他的就是后遺癥,金融要在城鎮化中起到引領作用,還必須發揮它最主要的覆蓋和支持作用,現在我們國家的金融,實際上在整個產業里面,覆蓋不到45%,證監會、銀監會,以及我們的工、農、中、建這幾個大行,都需要研究推動城鎮化改革的具體步驟。”全國政協委員、商務部原副部長、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秘書長魏建國說。
低碳城鎮化需要低碳產業支撐
低碳城鎮化一個重要的問題是,需要有低碳產業的支撐。
“低碳城鎮化如果沒有產業支撐,那只是空城計。目前,從農民到市民的身份轉變,中國只實現了兩維轉化,即地域轉移和職業轉變,但是市民化,身份化沒有實現轉變,兩億多農民工是半城鎮化,為什么講城鎮化關鍵是人,重心在于轉移人口市民化,怎么把人變成真正意義上的市民?但是市民化絕不是給他一個城市戶籍,他必須要有穩定的就業。”辜勝阻強調了產業支撐的作用。
在低碳城鎮化的低碳產業中,交通成為一個受到熱議的話題。
“城鎮化的重要標志是機動車成為主要交通工具,這些都將給環境保護帶來巨大的壓力,下一步發展城鎮化要更多地考慮低碳方式。”北京環境交易所董事長杜少中指出。
全國政協委員、摩根大通(亞太)董事總經理方方,援引了中國科學院做的一份調查,“對于北京霧霾天氣形成原因的調查,25%的原因來自汽車排放,25%的原因是城市和城市周邊燃煤的排放,剩下的是包括城市內部的居民燃煤的排放,餐飲等等,還有建筑工地的揚塵造成的。”方方指出汽車排放對北京霧霾天氣的影響。
在交通話題,電動汽車產業受到了特別關注。方方建議在汽車上牌時對于電動汽車給予優惠。
北京市政協副主席、全國政協委員,國家電網公司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副總工程師蔡國雄則通過量化的數據分析了電動汽車發展,對低碳城鎮化發展的意義。
城鎮化過程中的環境問題
城鎮化過程中的環境問題不容忽視。
“在城鎮化過程中,我擔憂的是環保問題。現在,開始的時候是100多萬平方公里的霾,包括北京的十面霾伏,所以網上說,世界上最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的距離,而是在北京街頭牽著你的手,看不到你的臉。”辜勝阻引用了網上的“段子”表達自己的擔憂。
“除了空氣污染以外,中國科學院做了研究,地下水的污染比例相當多。所以這也是兩會大家非常關注的,呼吸安全、飲水安全,這就是城市居民的底線,怎么樣捍衛這個底線?這是城鎮化過程中,現在正在出現的問題,我認為,要反思我們的工業化,這些都是工業化的副產品,還要反思我們的城市化,大量的人、大量的車,這都是跟人口膨脹緊密聯系在一起的。所以,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擔憂,原因就在這兒。”辜勝阻表示。
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經濟飛速發展,但是也帶來了環境污染等問題,今年1月底,中國灰霾面積達到143萬平方公里。“如果城鎮化還走過去的發展道路,那美麗中國難以實現。如果不用低碳的方式去考慮發展進行城鎮化,不用說環境保護的壓力很大,那我們的發展就進入死胡同,回不來了。”北京環境交易所董事長杜少中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