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城鎮化質量報告》日前出爐,286個城市中深圳居首,而海口列第23位。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城鎮化進程快速推進。官方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底,中國城鎮人口達到7.12億,人口城鎮化率提高到52.57%,達到世界平均水平。多年以來,城鎮化率(即城鎮常住人口占該區域總人口的比例)一直是衡量各地城鎮化水平的唯一標準。
海口排名靠后
如何明確海口市城鎮化發展的差距和改進方向?
對此,中國改革發展研究院海南研究所所長夏鋒表示:
a
首先,海口市經濟總量較小,對城北輻射帶動作用較小,對澄邁、文昌、定安等鄰近城鎮也沒發揮起帶動作用,而海口市經濟排名也處于全國省會城市的下游水平——2010年海口市GDP總量和人均GDP在全國省會城市(含直轄市)當中分別位居第30和第21位。
其次,海口市對外開放程度相對較低,凈出口總額在2010年全國省會城市(含直轄市)排名中僅列第25名,遠遠落后于其他城市。
第三,產業基礎薄弱是海口市最突出的矛盾。其中主要表現在現代服務業綜合競爭力不強——2011年海口市的傳統服務業占比達到服務業總額的64%,高于國內其他地區平均水平22%左右。
第四,城鎮化水平較低。海口市主城區只有98平方公里,面積狹小,產業發展滯后,嚴重制約了城市的發展。2011年海口市名義城鎮化率為74%,而海南實際城鎮化率其實并不高,考慮到瓊山并入到海口市,農墾進入城鎮,海南的實際城鎮化率只有60%左右。
最后,海口市城鎮化發展相對滯后,帶動農村發展的節點作用并不突出。例如,2010年海口市23個鄉鎮,鎮域經濟總量只占到全市經濟總量的8%左右。
如何界定城鎮化質量?
城鎮化質量是指在城鎮化進程中與城鎮化數量相對的反映城鎮化優劣程度的一個綜合概念。
中國社科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副所長魏后凱認為,從本質內涵上講,城鎮化質量包括城鎮自身的發展質量、城鎮化推進的效率和城鄉協調發展程度三個方面。
基于城鎮化質量的內涵,在城鎮化質量評價研究中,不僅要考慮城市發展質量,還要考慮城鄉協調程度;不僅要考慮城鎮化帶來的文明成果,還要考慮為此付出社會、經濟、環境等方面的代價。
“海口市正在申報全國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實驗區,相關改革方案已經報到政府相關部門,這對于提高海口市城鎮化質量,發揮海口市在全省經濟發展當中的輻射帶動作用提供了契機。”夏峰表示。
“作為島嶼省份,人口少、面積小的條件,易于把全省作為一個大城市科學規劃新型城鎮化建設。”“兩會”期間,我省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遲福林曾表示,海南行政上的省直管縣體制也為推進新型城鎮化綜合改革提供了體制保障,“綜合各方面因素看,海南最有條件成為全國新型城鎮化綜合改革的試點省”。
而夏峰則表示,海南省提高城鎮化質量有自己優勢:首先,最突出的優勢莫過于資源環境優勢和區位優勢。海南經濟發展與改革進程雖然較國內經濟發達地區相對要晚,但對資源的索取較少,環境的破壞也要少一些,這都對海南跨越發展積累了后發優勢;其次,目前海南正處在建設國際旅游島的氛圍當中。海南正在成為全國旅游的熱土,這對海南的消費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南國都市報見習記者 石祖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