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瞭望》新聞周刊記者李松
實習生李婷婷
“未來中國要進入一個科學發展、社會福利全面均衡發展的過程,完善的公共管理體系的建設至為重要。”中國公共管理學科長江學者、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薛瀾教授日前在接受《瞭望》新聞周刊記者專訪時指出,中國過去30年經濟高速增長,核心動力來自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的制度轉軌,而未來中國能否成功實現從速度型發展到規制型發展的轉型,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新的相應的制度轉軌能否成功。
評價公共管理三要素
《瞭望》:有不少人往往把公共管理與社會管理混淆起來,這兩者有何本質的區別和聯系?
薛瀾:從學術研究的角度看,公共管理最核心的是研究公共部門的行為規律,主要研究的對象包括政府和其他相關公共部門及組織。從實踐的角度看,公共管理是政府和相關公共部門制定公共政策、提供公共服務的社會實踐的總和。
公共管理是一個大概念,社會管理是公共管理的一部分。換句話說,所有的政府和公共組織的行為,最終的目的是為社會發展制定公共政策、提供公共服務。這些活動中,有的職責是推動經濟發展,有的側重社會管理和發展,還有推動文化發展等等。社會管理有其自組織的一面,需要政府提供很好的制度環境。
《瞭望》:當前中國的公共管理處于怎樣的水平?
薛瀾:綜合來評價公共管理的水平是比較難的,因為它涉及幾個方面:公共管理體系是否合理、運行是否有效和公眾是否滿意。如果管理體系不合理,效率很高也是沒有用的。
首先,中國公共管理從體系設置上看還需要進一步改革。我們有些政府部門的設置比較完善,但是也有些部門,在功能、機構設置、法律定位等方面還不夠完善。
從運行效率上說,中國政府與許多發展中國家政府相比,總體的運行效率是比較高的,人員的素質和工作能力經過30多年的改革開放,已經有很大的提高。中央政府的規模與其所承擔的職能相比是非常小的。
由于目前公共管理體系中的一些不足,使得公眾滿意程度有很多改善的空間。這里面涉及政府職能定位,該管的不該管的應該分清楚。此外,政府內部部門的設置、人員的薪酬激勵機制等還存在一些問題,尤其要改變把職位升遷作為唯一激勵機制的做法,避免政策執行和績效評價的扭曲。
公共管理核心是服務
《瞭望》:公共管理中如何避免過于強調“管理”而忽視“服務”?怎么處理好兩者的關系?
薛瀾:公共管理從本質上說是為公眾利益服務的。實際上公共部門,最主要的是政府部門,是要在公眾追求個人福利而產生的矛盾和沖突中起到協調和規制的作用,從而使得社會整體的福利最大。但從公共管理的具體行為方式上來說,可能是多種多樣的。
強調“管理”,在今天中國社會仍有其必要的一面。中國還是一個發展中大國,資源相對缺乏,發展水平不高。政府有必要對各種不法行為,包括擾亂社會和市場秩序的各種行為依法嚴格管理。
但隨著中國社會的轉型,政府的職能也在不斷發生變化,給公眾提供更多的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變得越來越重要。在這個過程中,政府的具體行為方式就需要發生根本的改變,要從管理和規制行為轉變為提供更好的服務,而公眾是否滿意就是衡量這種轉變是否實現的重要標志。
同時,隨著社會的進步,我們對個人選擇空間的需求越來越大,我們希望在不影響他人的情況下能夠享有充分的自由。這也需要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務或規制個人行為時,更多地尊重個人的選擇意愿和隱私。
《瞭望》:如何在公共管理中既堅持國際視野,又實現本土化?
薛瀾:中國公共管理的國際視野和本土化如何結合是一篇大文章。中國本身在公共管理方面有很深厚的傳統,中國幾千年的治國理政的歷史傳承不能僅僅依靠電視劇去演繹,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公共管理領域的學者去挖掘、吸收及揚棄。
同時,在全球化的過程中,各國公共管理的學者都有很深入的研究,有很多共性的東西我們應該吸收進來,加以補充和完善,使得我們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更快地進步。
另外,與很多西方國家不同,我國從經濟體制、產業結構,到社會形態、管理模式等方面同時進行著重大變革,我國又是人口最多的國家,地區之間差異巨大,我們面臨的公共管理問題是其他國家從來沒有碰到過的。所以,我們也必須敢于在公共管理領域中不斷創新。
此外,我們還應該在全球公共治理中由被動變主動,積極參與,提出自己在公共管理方面的認識和理念,使得國際規則更好更全面地反映不同文化不同社會的需求。
我還有一個心愿,那就是一定要和同事們一起寫一本真正具有中國特色的公共政策的教材。現在用的大多是國外原版或翻譯的教材,對中國現實問題解釋不夠,也缺少一些本土化的經驗。
建立動態的公共管理體系
《瞭望》:在公共管理中,政府和公眾處于一種什么樣的角色?如何鼓勵公眾積極參與公共管理?
薛瀾:在公共管理活動中,政府的權力來自公眾的讓渡。而公眾讓渡的前提就是政府要為公眾的利益提供更好的服務。另一方面,政府能夠提供更好服務的前提之一,就是公眾要服從政府根據公眾利益制定的法律法規和各種公共政策。因此,政府和公眾在公共管理行為中好像是一個社會契約的雙方,相互約束相互制約。
并非所有公共事務都必須政府出面,實際上有許多公共事務完全可以通過各種社會組織的形式來解決。比如現在的社區業主委員會,是一個大家自我管理的形式。在這方面,政府應當根據不同的情況、不同的決策類型采用不同的決策機制,開拓不同群體公平表達其利益和價值傾向的渠道,并在有不同意見的時候,建立各方參與的民主決策機制,鼓勵公眾積極參與公共管理。
《瞭望》:如何看待未來公共管理的發展趨勢?
薛瀾:國家現在面臨的轉型從本質上說是政府的轉型,公共管理是這個重大轉型的靈魂。政府的職責要從帶領國家發展經濟轉變到建立良好的市場環境、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務上來。
而這個轉型也遇到很多阻力。應當看到,我們當前社會利益群體多元化已經成為現實。現在關鍵的是要形成一個公共政策各方公平參與的制度平臺,大家把各自的利益和價值觀念拿來進行交流、討論,最后達成共識,形成公共政策。
未來比較和諧的公共管理的方向,是建立一個動態的公共管理體系。在這個過程中,政府部門、企業和社會組織,大家處在一個公共治理的社會網絡當中,保持彼此間密切的聯系,不同的組織定位不同,發揮的作用也不相同,也隨著社會的變化而不斷調整,共同為社會的和諧進步發揮積極的作用。
教育與實際還有“脫節”現象
《瞭望》:目前高校的公共管理教育情況如何,面臨什么挑戰?
薛瀾:1997年國務院正式把公共管理定為一級學科,迎來了公共管理學科的新發展。
從公共管理教育的角度看,這些年最有影響的事件就是公共管理專業碩士(MPA)在中國的成長。MPA從2001年開始正式招生,到2012年已經超過10年。隨著師資力量的不斷改善和辦學模式的不斷改革,中國的MPA教育取得了很大的進步,現在全國有146所辦學單位可以招收公共管理專業碩士。
公共管理是一門實踐性、交叉性、綜合性非常強的學科。在教育和培訓中怎么樣把公共管理的學科特性體現出來,這對中國高校是一個挑戰。高校在辦學自主權方面,如師資的聘用、招生的方式、培養的過程等方面還有很多限制,也是發展MPA教育必須面對的問題。
當下對公共管理教育的認識方面存在一些偏差,比如容易把MPA誤解為MBA,也就是在工商管理碩士和公共管理碩士概念上還存在一些混淆。MPA教育是希望通過一個比較系統的學習方式,把公共管理的基本理念、知識、分析方法、管理工具傳授給大家。這些理念、知識、方法和工具跟企業的還是有很大的不同。在國外很多人即使有碩士、博士學位,如果要到政府部門任職,還是會來讀一個公共管理專業碩士,以便于更好地勝任。
現在還有一個比較突出的問題是,在政府就業的崗位發布中,沒有設立公共政策、公共管理的崗位。這造成了一些剛畢業的公共管理的學生和相關的工作沒有很好地對接,許多學生只能轉行,造成專業人才的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