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像人們常說的那樣,金融是國民經濟的血液,那么工、農、中、建這些大型國有商業銀行便是貫穿全身的主動脈,而地方商業銀行則是分布于四肢的小動脈。那么,不可或缺的毛細血管在哪里?不正是那些信用社或鄉、鎮、村(地區、行業)級的小型互助金融服務機構嗎?現在,假如以前所有的那些“毛細血管”都爭先恐后地升級成為了“動脈”,那整個經濟豈不是肯定要患上血液循環梗阻的疾病?
據《21世紀經濟報道》消息,上海銀行近日已取得銀監會的上市監管意見書,這意味著其上市已過重要一關,預計不久將向證監會提交上市材料。
作為中國成立最早和規模最大的城市商業銀行之一,上海銀行自10年前就透露出上市意向,但其間波折不斷,最直接和明顯的原因是上海銀行的股東中有持股超過50萬股的個人,這明顯與相關監管要求沖突。根據業內人士分析,能得到銀監會放行,說明困擾上海銀行上市的主要障礙可能已獲得解決。
所謂城市商業銀行,其前身實際上是計劃經濟時代廣泛存在于全國各級城市中的城市信用合作社。自北京銀行、南京銀行和寧波銀行三家城商行于2007年成功上市以來,中國各地已有幾十家由原來的信用社合并轉制而來的城商行正排隊等候上市。而像北京銀行、南京銀行、寧波銀行和上海銀行這樣規模比較大的城商行,甚至還將業務拓展到各自城市之外,實現了跨地區經營。
遵循相同的思路,這些年來,計劃經濟時代同樣廣泛存在于中國農村的農村信用合作社也紛紛合并改制成所謂“農村商業銀行”(農商行)。
按照有關方面的說法,將城市和農村中傳統的信用社通過合并、注資、擴股,改制成現代商業銀行,是過去十多年來中國金融改革的重要成就之一。但這種“改革”的利弊究竟何在?我個人覺得,放在當下的經濟背景下來審視,或許會獲得一些新的洞見——眾所周知,眼下中國經濟最大的問題和危險,就是大量中小民營企業面臨的資金荒。
去年年末,北京市因交通嚴重擁堵而醞釀治堵方案、進而鬧得舉國輿論沸沸揚揚之際,有一天我遇到了一個很有見識的出租汽車司機。他認為,同為超級大城市,上海的交通狀況之所以明顯好于北京,與上海用經濟手段控制機動車的增長(私車拍照拍賣)或許有一定關系,但根源還在于上海的道路格局與北京迥然不同。
表面看起來上海并沒有北京那么多四四方方的寬闊大馬路,但上海市區內布滿了彎彎曲曲、相互連通的小路。在北京,哪怕馬路再寬,但一個地方出現事故或自然堵車,你很難輕易繞道附近的小馬路;而在上海,這樣的分流是比較容易做到的。任何一條馬路(包括主干道)都隨時可能堵車,但它周邊的所有小路不可能同時發生擁堵,這條不通可以靈活地轉往另外一條,反正殊途同歸。這就好比一個人的身體,雖然大動脈極端重要,但如果缺少了那些毛細血管,人照樣不可能健康。單個而言,每一根毛細血管的重要性都很不起眼,但不計其數的它們交織在一起,便組成了一個不可或缺的循環網絡。
這幾天,我一直在思索這位上海的哥指出的“主動脈”與“毛細血管”的關系問題。如果像人們常說的那樣,金融是國民經濟的血液,那么工、農、中、建這些大型國有商業銀行便是貫穿全身的主動脈,而地方商業銀行則是分布于四肢的小動脈。那么,不可或缺的毛細血管在哪里?不正是那些信用社或鄉、鎮、村(地區、行業)級的小型互助金融服務機構嗎?現在,假如以前所有的那些“毛細血管”都爭先恐后地升級成為了“動脈”,那整個經濟豈不是肯定要患上血液循環梗阻的疾病?
實際上,針對“溫州危局”(這里我用它來指稱中小民營企業的融資難問題),越來越多的人已經取得共識,根源在于中國缺乏與它們相匹配的中小民營金融機構,后者的經營方式遠比國有商業銀行更為靈活高效,因而能夠為中小企業提供更好的服務。我以前曾經讀到過,在英國某些地方,類似畜牧、手工等行業內部的小型儲蓄互助機構(它們的出資人也就是它們的放貸對象,只接受行會內部人入股,也只貸款給內部人)已存在了幾百年,看起來它們的經營模式是如此的“落后”甚至“原始”,令中國那些氣吞山河的改革家和規劃者們不屑一顧,但著實令人驚訝的是,它們至今仍然在有效地運轉著!
再來看看中國的城商行的經營規模與盈利能力之間的關系,根據2009年的年報,在重慶銀行、杭州銀行、江蘇銀行和上海銀行四家增長較快的城商行當中,清晰地存在著規模與利潤率的反相關關系,也就是說,規模越大,資產收益率越低。這似乎再次證明,“毛細血管”升級為“動脈”,對自己也未必是好事。
為了打消極有可能引起的誤會,我必須在這里做一點補充解釋,我并沒有反對以上海銀行為代表的城市信用社改制為商業銀行、并進一步壯大為上市公司的意思。正相反,任何一家小吃店有志于發展成像麥當勞那樣的跨國連鎖大公司,都是值得敬佩和鼓勵的。我的意思只是,世界上不能只有麥當勞而沒有賣油條餛飩的小吃店。健康的金融體系也一樣,它是由不同層次的細胞(組織)組成的一個豐富多彩的有機體。
而在我看來,最有可能破壞這種有機體的和諧的是政府,因為它完全有可能憑借自己掌握的行政力量、調動一切可以調動 的經濟資源,強行地將自己看不上眼的“毛細血管”提升為理想藍圖中的“大動脈”。據說,在各地的“十二五規劃”中,已經有80多個中國城市提出要把自己發展成國際、全國或區域性的金融中心。在這種沖動之下,將一個城市里的幾百家信用社合并、改造、升級為商業銀行,只不過是雄心勃勃的“萬里長征第一步”而已。
我還想進一步指出一個事實:上海的那些小馬路并不是上海交通主管部門睿智地“規劃”出來的,它們是歷史的產物,就像前文提到的英國鄉村金融互助社一樣。因為上海地處河網星羅密布、水路四通八達的江南水鄉,街道只能沿河而筑,而且大多也不可能修得很寬,久而久之就自然形成了現在這樣彎彎曲曲的格局。事實上,歷屆上海市政當局中的大多數都想要規劃出一張向北京看齊的整齊劃一的新上海交通圖,為此它們已經填埋掉了許多阻礙他們藍圖實現的河浜,并將許多它們看不順眼的彎曲小路拉直成筆直寬敞的大馬路。依我看,這恰恰是上海交通狀況、乃至整個城市生態每況愈下的重要原因。更進一步說,從以前的河網密布到現在的彎曲小路,交通便捷度也許提高了,但城市的整體生態已經是嚴重地退化了。
我很清楚,中國的城市和農村信用社以及其他基層和民間小型金融機構也有很多嚴峻的問題,尤其是資產質量差和信貸風險高。不過,這并不是將它們統統合并、改造成商業銀行的理由。正確的辦法是將這些原本服務于計劃經濟時代的基層金融機構轉換成適應現代市場經濟的新型中小金融企業。而在我看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大量引入社會資本參與它們的重組和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