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新華社經濟參考報仕邦人力資源研究院發布的人力資源指數顯示,雖然多數城市工資總額在提升,但扣除物價因素后,實際工資多數呈下降態勢。以2010年1月為基期,全部15個城市4個行業,實際工資僅增長1%;與2010年6月相比,實際工資下降5%。這表明普通勞動者的工資增幅沒有“跑得過”物價增幅,實際收入同比下降。(《上海證券報》9月28日)
不少網媒轉載時用了“工資增幅跑輸CPI”的標題,這并非確切表述,因為工資收入只要在扣除物價因素之后還呈現增長勢頭,就說明工資增長跑贏了CPI,否則實際的工資收入就成了負增長。不過,更要看到,雖然工資增幅跑贏了同期CPI,但實際工資收入的同比增幅是下降的。這意味著,同比增速趕不上CPI增速的工資收入,在扣除物價因素后,實際增速越來越小。
這折射出一個嚴重問題,即當下對于大多數普通勞動者來說,其工資增長只能維持基本的“溫飽”,只勉強比通脹的速度稍微快那么一點點;如果通脹保持現在的發展態勢持續下去,即便如此微弱的優勢可能都難以保障,普通勞動者的實際工資出現負增長也不是不可能。這種情況下,即便勞動者和自己的過去比,都只能說勉強不掉隊,若要與物價與國家財政收入增幅與經濟發展速度比,則處于明顯的掉隊狀態。
當下,之所以從國家戰略部署層面到社會各界的普遍訴求,都指向收入分配改革,更加重視保障和改善民生問題,是因為如果不盡快調整已嚴重失衡的收入分配格局,不僅會對社會的和諧穩定造成沖擊,也會嚴重制約我國經濟社會的轉型發展。當前我國經濟社會已進入一個非常敏感和關鍵的時期,尤其是絕大多數普通勞動者缺乏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的消費能力,這直接影響到消費社會的構建,投資、出口、消費三駕馬車拉動經濟增長的結構性失衡問題日趨嚴峻。
顯然,消費社會的培育,靠的是占社會絕大多數的普通勞動者具備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消費能力,而普通勞動者的消費能力的增長只能來自工資收入的增長。當其工資漲得很慢甚至不漲價或負增長時,衡量經濟發展速度的GDP指標在飛速增長,以及比GDP增速高出至少一倍以上的國家財政收入增長。這充分說明,經濟社會長期持續快速發展所創造的大量社會財富,更多地流向了國家和資本所有者手中。
真正的消費社會,從來都是“民富”甚于“國富”,這也是當下經濟社會轉型發展的一個根本著力點。國家戰略層面已充分認識到這一問題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十二五”規劃綱要中也提出了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發展同步、勞動報酬增長和勞動生產率提高同步的戰略目標。可工資增速只是勉強跑贏CPI的尷尬,說明我們離目標的實現還有很大差距。
考慮到歷史“欠債”因素,即便實現“兩個同步”也會使工資水平和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所以最理想的局面應該不只是同步發展,而且是超越式發展,沒有系統的“頂層設計”就很難做到這點。不過,所有的制度設計都應指向“扣除物價后的實際工資”,因為把我們今天的工資和1990年代相比,何止是倍增,可我們的生活水平倍增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