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30所打工子弟學校陸續收到關停通知,校舍被拆除,3萬名學生將面臨失學。沒有辦學許可證、房產證,校舍為違法建筑,存有安全隱患,是這些學校被關停的共同原因。北京有100多所類似的打工子弟學校,對待這些學校,不同區縣采取了不同的監管政策,但陸續關停、分流學生,乃是一致的政策方向。關停打工子弟學校,名為拆違實為取締。(8月16日新京報) 城市里的打工子弟被比作“飄飛的蒲公英”,而打工子弟學校就是他們的“春天”。這些“飄飛的蒲公英”,和他們的父母一樣,是尷尬的“城市邊緣人”,無法享受城市居民的待遇,不能像城里的孩子一樣享受到優質教育的陽光雨露,只能在資源匱乏的打工子弟學校獲得非常有限的教育。即便這樣,在教育部門眼里,這些學校卻是必須要取締關閉的、非法的“山寨校”。 是不是“非法辦學”的“山寨校”,其存在是否合理,還有待商榷,但是以此為借口關停取締,且沒有合理的后續措施,不僅是粗暴武斷,甚至有點不近人情了。而學校被取締,“飄飛的蒲公英”又該何去何從呢?首先,公辦學校去不了。有關部門說他們可進入公辦校免費就讀,而實際上困難重重,因為他們的家長,大多是菜農、商販、臨時工,甚至不少靠拾荒為生,根本無法做到“五證”齊全,而公辦學校是需要證件齊全才接收的;其次,私立學校上不起。很明顯,私立學校高昂的學費是他們難以承擔的。 打工子弟學校被取締,“飄飛的蒲公英”們的“春天”也離他們遠去。他們大多數只能離開父母,回到只有爺爺奶奶的村莊,繼續當“留守兒童”,而以后呢?他們或許會沉迷網吧,早早輟學,甚至有可能會踏入歧途,走上違法犯罪道路。馬克·吐溫曾經說過:“每關閉一所學校,就必須開設一座監獄。” 為城市貢獻著一切的農民工們,每日辛苦工作的最大期望,不過就是讓自己的孩子能夠好好讀書,走出農村,改變命運。溫總理在視察北京打工子弟學校時也在黑板上寫下“同在藍天下,共同成長進步”這樣一句話,而現在已經面臨無學可上的孩子們,又如何能改變命運呢?又如何與城市的孩子們共同進步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