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在2003年非典暴發后,我國公共衛生體系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依然暴露出了我國在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的短板。
5月13日下午,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四川大學華西臨床醫學院/華西醫院院長李為民舉行媒體見面會,分享華西醫院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治過程中的經驗,以及他對相關問題的思考。
李為民說,盡管在2003年非典暴發后,我國公共衛生體系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依然暴露出了我國在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的短板。為此,他提出加強綜合醫院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快速反應能力,建立和完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直報系統及長效機制等建議。
華西醫院無一例醫護感染
在參與本次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過程中,華西醫院積累了哪些經驗值得分享?
李為民回顧說,2020年1月16日,華西醫院在接到四川省衛健委對疫情防控的要求后,馬上制定了相關防治方案,對疫情的監控、患者的救治與會診等多方面進行了具體的布置。
1月25日,大年初一,華西醫院便從戰備狀態進入戰時狀態,要求全體醫護人員取消休假,與新冠肺炎救治相關的臨床科室人員馬上回院上班。
同日,在對疫情防控背景下的防護物資儲備量進行評估后,華西醫院立即啟動在全球范圍的采購和募集工作,以盡力保障醫護人員的防護物資不短缺。
華西醫院的院感防控工作成效顯著。李為民表示,在疫情防控期間,所有員工無一例感染。“盡管在華西醫院本部發現了兩例病患家屬的陪伴感染病例,但發生在我們的嚴密篩查下,因此病患在第一時間獲得救治和隔離,從而未導致一例醫護或其他病患等感染。”
同時,華西醫院還在第一時間馳援海外抗疫工作。李為民表示,“在我們國家取得了階段性抗疫勝利的時候,國外疫情暴發,按照國家衛健委和紅十字會的要求,華西醫院第一時間派出專家參與意大利的抗疫指導。4月15日,又有8位華西專家到非洲參與抗疫指導工作”。
總結起來,李為民認為,在此次抗疫過程中,華西醫院可供其他醫院借鑒的經驗有四個方面。
第一是充足的物資儲備能力。“疫情初期,出現了防護服等抗疫物資緊缺狀況,如果能夠在第一時間充分準備和募集,可以對抗疫有很大的幫助。”李為民說。
第二是加強對醫護人員的個人防護能力培訓,加強對醫院感染的防控工作。
第三是強化一系列醫療制度的落實,如進一步加強病患陪伴、探視、預檢分診的制度。
第四是精準的人力資源調配制度。“此次抗疫過程中,華西醫院既要推進前方的抗疫工作,又要同時保障日常醫療工作,因此人力資源的管理非常重要。”李為民說,“此次華西整建制派出69名醫護人員接管成都公共衛生臨床醫療中心,又派出175名醫護人員馳援武漢,也是國內派往武漢人員最多的醫院。”
5G技術參與救治成效突出
疫情期間,華西醫院在接管成都公共臨床醫療中心,以及接管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區和紅十字會醫院的部分病區過程中,病患的死亡率均非常低。
在接管成都公共衛生臨床醫療中心期間,所有危重病人均無一死亡。而在武漢救治病患的死亡率亦遠低于武漢當地新冠肺炎疫情所導致的總體死亡率。
華西醫院在救治新冠肺炎患者的過程中,病患較低死亡率是如何做到的?
李為民表示,華西醫院建立的EMT(國際應急醫療隊)在2018年通過認證,成為全球第十五支EMT,同時也是全球第二支、中國第一支世界最高級別的Type3 EMT。
“正是這一支隊伍,在此次抗擊新冠疫情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此外,華西醫院因參與過汶川5·12地震和蘆山4·20地震的醫療救援,積累了較豐富的緊急狀態下的救援經驗,也運用到此次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中。”
李為民認為,合理的人力資源調配亦是關鍵。
在人力資源的調配中,充分考慮醫護人員所屬學科的分布,此次疫情不僅具備肺炎和傳染性質,更多是多病癥的問題,所以華西醫院在配置呼吸科和感染科之外,還調配了重癥醫學科、心臟和內分泌等學科同步支持。此外,還配備了呼吸治療師和給氧工程師,后者為救治過程中的氧氣供應做出了保障工作。
華西醫院對重癥病患進行了“三色劃分法”,即根據重癥病患的危重程度,將患者劃分為紅黃綠三色,對紅區病人投入更多的醫療資源。
李為民還特別介紹,華西醫院在全國率先采用5G技術參與新冠肺炎疫情的遠程救治工作,并取得突出成效。
“新冠病毒肺炎具有高度傳染性,同時患者病情變化非常快,從輕癥到重癥的發展速度非常快,因此醫生基于影像學的判斷在這個時候非常重要。”李為民說,過去只能依據圖像數據進行會診,不能遠程操控CT系統。僅依靠圖像往往難以發現影像學上的變化,但通過5G的手段遠程操控CT,卻可以遠程設置掃描方案和優化掃描劑量,并進一步提高影像學質量,以此指導醫生第一時間介入治療。同時,華西亦是全國首家開展5G多學科會診的醫院。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獲悉,世界衛生組織在2020年2月下旬對四川省開展的新冠肺炎疫情的現場考察中,亦專門參觀了華西醫院的5G遠程會診中心。
應對突發公衛事件仍存短板
李為民認為,在2003年非典爆發后,我國的公共衛生體系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依然暴露出了我國在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的短板。
第一是綜合醫院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快速反應能力有待提高。
李為民認為,綜合醫院平時的工作重在疾病救治,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快速反應、疫情防控的能力不足,包括醫院如何避免醫護人員和病患受感染等。此次疫情發生后,華西醫院也是通過第一時間對醫護人員再次培訓,以提高醫護人員的防控意識和能力。因此,他建議未來綜合醫院需要加強這方面的建設。
第二是盡管很多城市都建立有傳染病醫院,但其綜合救治能力需要提高。
李為民認為,傳染病醫院日常應對的傳染疾病類型主要為肝炎、結核病等常見病癥,一旦出現類似新冠肺炎的危重癥患者需要多學科的救治工作,傳染病醫院在綜合救治能力較弱的短板則被暴露出來。因此,李為民建議傳染病醫院應該加強與綜合醫院的合作。
第三是綜合醫院的硬件建設與醫療物資的應急保障存在短板。如武漢疫情發生后,出現了短期的醫療物資短缺的現象。
第四是科技創新的支撐條件需要加強。如四川缺乏P3實驗室,導致疫情發生后,第一時間對病毒的科技攻關能力受到限制。
第五是目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后的報告渠道還不通暢。對此,李為民建議建立和完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直報系統及長效機制,讓廣大醫療機構可以將一線發現的可疑線索快速直報,起到早期預警作用。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獲悉,李為民準備在今年全國兩會上,針對新冠疫情期間我國公共衛生體系在應對突發重大公共衛生事件時暴露出的一些短板和不足,提出《重構防、控、治一體的高效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的建議。
他表示,目前在公共衛生事件的管理中,防控與救治相對分離,因此未來需要進一步加強疾控中心與醫院的一體化應急管理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