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進新修訂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落實,5月4日,北京市城市管理委聯合市住建委、市民政局、市城管執法局等多部門,兵分六路對城六區及昌平區等進行突擊檢查。檢查發現,大部分小區垃圾分類工作推進有序,設施總體運行良好,但也存在許多不足和問題。(北京青年報5月5日)
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這一查,就查出了九類問題,包括:桶站設置不規范;垃圾桶不潔、標識損壞,標識更新不到位;廚余垃圾分類質量差;指導員不足;垃圾清運不及時;大件家具暫存和回收點位未到位;部分小區未設置宣傳海報或條幅;賓館仍存在提供一次性用品的情況;餐飲企業對落實光盤行動的告知不充分等。在垃圾強制分類實施初期,存在這些問題并不意外,說明部分居民、某些區域、一些商家的垃圾分類意識還有待提高。而此次突擊檢查發現的各種問題,既是對被檢查對象一種提醒,有助于相關部門進一步完善管理措施,也是對組織檢查的部門及領導一次大的觸動和啟發。
上級組織對基層工作進行檢查,是司空見慣的事。每當上級布置基層一項工作任務之后,適當時候,都要組織相關檢查。檢查基層工作任務完成情況;了解基層工作的亮點、難點;了解基層工作存在的問題和隱患,當然,還要了解基層干部群眾的實際訴求,等等,等等。不同的工作作風會孕育不同的檢查方式,而不同的檢查方式,則會出現不同的檢查結果。有的檢查結果是真實的,有的檢查結果卻不那么真實,有的檢查結果則完全是虛假的。
問題出在兩個方面。就組織檢查的上級部門而言,有些部門到基層檢查工作,往往是預先打招呼、發“通知”,有的甚至先發預備通知,待臨近檢查時間時又發正式通知,把檢查內容、檢查方法、工作要求、參加人員、時間地點等通知得明明白白、真真切切。給基層以充足的“準備”時間。準備現場、準備材料、準備接待;正式檢查時日一到,“坐著車子轉、隔著玻璃看”,走基層安排好的線路、看精心準備的現場、聽報喜不報憂的匯報,恰恰看不到群眾的“表情”,聽不到群眾的呼聲,如此而已,自然就查不到、也發現不了存在的真問題,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就被檢查的基層單位而言,有的基層單位不是在干實事、求實效上下功夫,而是在揣摩領導心思、迎合領導心愿上用點子、耍心眼,轟轟烈烈、熱熱鬧鬧搞形式主義,認認真真、實實在在做表面文章,欺上瞞下、弄虛作假,要“政績”,不要“實績”,到頭來,完成上級下達的工作任務大打折扣,問題依舊是問題,隱患照例是隱患。不僅影響了大局,愚弄了群眾,也坑害了自己。
突擊檢查才能查到真問題。多地多部門實踐已經表明,到基層檢查工作不一定都得先發通知,有時候,不發通知,搞突擊檢查,要比事先發通知更有效果。北京市此次聯合市住建委、市民政局、市城管執法局等多部門對城六區及昌平區等垃圾分類工作進行突擊檢查,隨機選點、不打招呼,最終發現了真問題。這不僅對實施垃圾分類的各方是一種警示,也提升了期待垃圾分類的公眾的信心。更重要的一點在于,生動驗證了改進工作作風,創新檢查方法,運用好“突擊檢查”這一“常規武器”,就能發現真問題這一檢查工作的“法寶”,進而,更有針對性地制定整改措施,更快、更有效地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