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爐筒倉猶在,卻早已不見鋼花飛濺;曾經的冷卻塔告別蒸汽氤氳,煥然一新映襯著冬奧滑雪大跳臺……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首鋼迎來百年生日,市委書記蔡奇專程到新首鋼地區調研,送上“首鋼百年恰似風華正茂,面向未來再創時代輝煌”的美好祝福。
100年浪淘風簸,流沙見金;100年淬火滲碳,百煉成鋼。從動蕩屈辱中起步,在建設熱潮中成長,于風雷激蕩中壯大,“一部首鋼史,半部北京史”。百年首鋼濃縮了北京發展的恢弘圖景,見證著中國現代化進程的歷史飛躍,與共和國追趕世界、擁抱時代的前行腳步緊密相扣。從以“首鋼速度”扛起工業大旗,到以“承包制”引領國有企業改革,從還首都一片藍天毅然開啟“從山到海的搬遷”,到華麗轉身用好工業遺存打造城市復興新地標……百年老廠的生長曲線,為我們觀察北京城市進步和中國產業結構轉型提供了生動視角。
一座城市的發展有其內在規律,唯一長新的是自我革命的激情與勇氣。70年前,百廢待興的北京“連一顆釘子都造不出來”。從消費城市到生產城市,北京的蝶變由工業化開始。煙囪林立、濃煙滾滾,在這場城市發展路徑的深刻轉變中,以首鋼為代表的一批重工業基地紛紛落成并投產,北京在轟鳴聲中,走在了全國工業發展的前列。但城市的發展從來不會是同一節奏的承續,改革開放的春潮,讓北京產業結構短板迅速凸顯,如何擺脫困境?從“粗放”走向“精細”,從“單調”走向“多元”,從“又黑又重”走向“工藝輕巧”,成為北京謀劃城市發展的新起點。首鋼的停產、搬遷與變身,對接著北京對城市功能定位的再認識,汽車、醫藥、電子變身產業主體,“高精尖”已成為這座城市新的名片。發展定位和產業布局的不斷更新迭代,各大區域和各大企業緊鑼密鼓的轉型升級,為這座超大城市帶來源源不絕的活力。
北京發展的躍升,又何嘗不是中國現代化進程的縮影?新中國成立之初,首鋼是全國僅有的幾個能投入生產的工業基地,如今,世界500多種主要工業產品中,我們有220多種生產能力穩居第一,“世界工廠”的地位名副其實。與此同時,伴隨著經濟社會各領域的深刻變革,中國的產業結構不斷改善、新興產業不斷涌現,第三產業早已取代第二產業成為經濟增長最主要的貢獻力量。從數量擴張向質量提高,處在“風口”焦點上的“中國制造”,正在從全球產業鏈的中低端奮力向上攀登。
今天的中國,在風起云涌的新一輪科技革命中加緊搶占高質量發展的高地。今天的北京,城市發展模式深刻變革,減量發展、綠色發展、創新發展成為首都追求高質量發展的鮮明特征,“建設一個什么樣的首都,怎樣建設首都”的路徑愈發清晰。當時與勢不斷把我們推到一個個新的十字路口,如何實現由大向強的關鍵一躍?除了要有判斷大勢的智慧、投身時代洪流的自覺,更重要的是要有一份參與歷史、胸懷家國的豪情。
新時代,新機遇。如今的曹妃甸,由首鋼人自主研發的兩座5500立方米高爐和“全三脫”煉鋼廠,巍然矗立在渤海之濱,與新首鋼高端產業綜合服務區隔空遙遙相望,好似一重隱喻:對歷史的最好紀念,就是創造新的歷史。把握好每一個時間節點,走好前所未有的新征程,我們的城市、我們的祖國必將書寫新的傳奇、新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