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夜間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便利店為顧客點亮燈火。然而在采訪中,記者發現便利店店員的一線流失率比較高、人員的流動性較大。工作時間長、工資比較低,晉升空間少、工作壓力比較大是主要原因。(9月19日工人日報)
雖然有專家表示,必須落實《勞動法》《勞動合同法》等的執法監督力度,尤其對一些不合法的工作時間長、社保缺失等要特別加強監管。有業內人士認為,要完善激勵和獎懲制度,維持和諧勞動關系,用感情留住員工。這道理自然無比正確,但是卻有點“何不食肉糜”的風格。人家開設便利店,首先還是要賺錢。除非像深圳這樣夜間生活需求較大的城市,24小時便利店有較大的贏利空間,員工也有可觀的薪水。但很多城市的24小時便利店由于在夜間的客流量不足,成本相應較大,如果便利店提高員工工資,保障節假日休息權,一些便利店可能就辦不下去。但是,也不能為了辦下去就以違反《勞動法》為代價。那么有沒有相對兩全其美的辦法?應該說有,這就是讓24小時便利店變為24小時公共服務便利站。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加快發展流通促進商業消費的意見》指出,加快連鎖便利店發展,深化“放管服”改革,在保障食品安全的前提下,探索進一步優化食品經營許可條件;將智能化、品牌化連鎖便利店納入城市公共服務基礎設施體系建設。也就是說,24小時便利店具有公共服務的屬性,那么,政府就要像購買公共服務一樣,讓24小時便利店承擔起更多公共服務,同時給予相應的優惠政策,讓便利店留住員工,讓員工安心做好服務。
事實上,在日本,發達的便利店系統被譽為“國民的生命線”。從快遞、郵政、干洗服務,到票務、考務、存取款服務,再到影印、傳真服務等,便利店幾乎囊括了人們生活中所需的各種服務。在中國臺灣,被稱為“路標”的便利店也致力于解決人們的急事、難事。比如免費開放廁所,以及結合當地推行的“垃圾不落地”,推出“幫你免費丟垃圾”服務,幫助那些對不上垃圾車時間點的居民處理垃圾。而在北京,今年5月23日,北京海淀區首家可售藥便利店試點,今年北京全市將試點在50家連鎖便利店。市民去身邊的便利店購物,就可以順便買到感冒藥、維C片、體溫計、血壓儀等常見的乙類非處方藥和家用醫療器械。可見,以便利為導向的服務模式必然延伸出在社區中提升公共服務水平的功能。
這就需要各地在規劃建設24小時便利店時,守住“便民思維”的底色,捍衛“公共服務”的利好,讓更多便民的公共服務功能進駐便利店。比如,便利店可以同時經營簡單的快餐,可以成為社區的“微型圖書館”,可以承擔社區家庭老人和孩子的臨時照看功能,代收快遞,甚至雨傘可以從賣變為借,可以提供買菜的環保菜籃,讓市民隨用隨還等等。這就要求政府部門在審批和監管上,轉變傳統思維,實行負面清單制,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同時,給予便利店相應的稅費減免優惠,真正讓24小時便利店發揮出更多作用。因為只要便利店的燈亮著,無論多晚,都能給人安全感和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