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估城市化質量實際上是一個極其困難的課題,我們一直在做這件事,這次評估報告出來了,編制這個城市化質量評估報告,形成指數,并即將公布,應該說我們在做開創性工作,這不僅是對城市化委員會而言,在全國也是有開創性的。
5個一級指標、22個二級指標基本覆蓋了城市化發展的方方面面
我們這個評價是綜合評價,包含城市化發展的方方面面,每個因素對城市化發展都有影響,要素的選擇非常重要,共有5個一級指標,22個二級指標。這5個一級指標反映了城市化發展的5個方面,主要圍繞“人的城市化”,不是著重于城市的建設水平、發展水平等,主要關注城市化發展過程中“人的城市化”發展不足的問題。
從這個角度明確這5個方面的指標,基本覆蓋了整個發展的評價方面,當然,還不全面。比如,城市化里面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城市運行水平。比如,說北京好?北京現在是全中國最堵的城市之一,通勤時間,北京第一,上海第二,廣州第三,這表明城市運行存在問題,當然這次并沒有這方面的指標,就是充分利用可以用的數據,沒有得到數據,就沒有辦法評價。我們這次也完全去掉了5個指標,不是說它們沒用,而是沒數據。評價里面有兩個指標要去掉:一個是很重要,但沒數據的;第二個是差異性太小的。在這方面,評價體系要有所補充和說明。
在22個二級指標里面采用了不同權重和相對指數,實際上是相對評價誰最好,就評為第一。我們這個計算公式,實際上是尋找最大值最小值,在參評所有城市里找出最大值最小值,然后給它賦予不同的值,是一個相對評價。既然是相對評價,那么在權重上面,也是少不了的。采用這種方式,好處是可以反映綜合評價水平,體現了綜合表現,同時由于有權重,反映了傾向性,評價目標就是“人的城市化”,建議公布的時候一定要進行說明。
我對比了幾個城市化發展的評價,在大的方面差不多,比如北京、上海、廣州,但是往下就有差別了,有些是把杭州、武漢、南京等排在前面,它是按照評價目標不同。比如說,這個城市的城市化發展水平高,它的基礎設施建設、城市化運行以及其他方面就是優秀。在這方面通過權重體現出優越性。不過綜合評價也帶來一個問題,它會抵消特色,因為特色再顯著,可能在權重上顯不出來。指數化以后,完全不同質的東西可以抵消或加強。比如說指標里面我們提出城市安全性,這是一個特色指標,但在整個權重的安排上只占15%,如果去掉那些不存在的沒有數據的因素,我計算了一下,它只有8.9%,反而農業人口市民化這個評價權重占到32%。
城市化質量評估是開放性的,在持續完善中
我有幾個建議,第一,進一步明確評估的目標就是“人的城市化”,不是說不考慮城市化經濟發展水平,也不是不考慮生態環境水平等,但更著重“人的城市化”這方面。而且“人的城市化”里面有一些很重要的指標,由于沒有數據,或是差異性不大,要剔除掉。
第二,要明確評估是開放性的。現在是五項一級指標,不等于僅僅是五項,這要說清楚。其他指標在下一步工作中會加進入并完善。
第三,評估結果出來以后,應該突出反映城市化過程中城市發展的主體地位,主要是以城市為單位的發展水平。現有的結果應該分成兩個部分,一部分是以城市為主體的排名,而不是以區域為主體,現在這兩方面混在一起了,不好。以城市為主體可以通過直轄市、副省級城市、省會城市、地級市、縣級市的方式排名,這樣有利于反映城市化的發展水平。當然我國的城市實際上是一個轄區,要把這個轄區的特點,有可比性的放在一起。比如說杭州市,實際不是杭州這個主城區,而是杭州這個大范圍的副省級城市。說東營市,它是一個地級市,是一個地級市這么大范圍的水平,這樣才有可比性。否則,就不好比。比如,重慶就不應當放在直轄市里。雖然叫做直轄市,但它應該放在省里面去評,它是一個省級單位。成都、武漢是副省級城市,就一萬多平方公里,跟北京有一比。重慶接近于浙江、江蘇,現在把它放在直轄市里去評肯定沒有什么好結果,肯定弱于這三個直轄市,所以一定要注意。
還有,在排名里面,以單項排名為主,不要一上來就綜合排名。這樣大家將來才有改進的方向、改進的目標。有5項就以5項排開,不要一下就綜合了,綜合就有爭議了。實際操作過程中,這樣排也更有意義,是幫城市找短板。我剛才講了,我們這個評估體系好處是綜合,壞處是抵消,一抵消就沒有特點了。大家沒法對這個提出意見,會引起很多爭議。如果單項排名之后,最后再綜合,看在什么位置,這樣就更容易接受,更好地反映客觀現實。這是第一個要改進的地方,以城市為主體,以單項為先。
然后再按區域,這個區域是按區域和城市群去排名。這些評估工作出來以后,按區域排名,區域首先是省域的城市化,這個涉及對人家省的評價,這不是對城市化質量的評價,可以放在第二部分。然后對各大行政區評價,然后是東、中西、東北,或者反過來,這樣做針對性或者是指向性就不那么明顯,我們是做一種研究分析,不是針對某個省。
還有,用這套指標來評城市群里的城市化水平不夠恰當,但可以用,作為一個研究課題公布出去。因為城市群的發展主要是城市群一體化發展,問題不是這套指標能解決的,不過按照區域性,可以排出來給大家一點啟發。
剛才說了,評估的結果就是這樣,一定要將客觀結構、大體認識統一起來。但在一致中間有差異、有反差,這是大家可以接受的。這是我們做了大量工作以后得到的結果,可以這個指標體系來評估,完善后可以發布。如果過于追求完美,這個評價就很難得到最終的結果。我們需要不停地完善,不停地反映新情況,是無止境的。(來源:城市化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