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生態農業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書記兼副秘書長農業管理專家
“三個融合”是新時代發展的需要
這些年自己雖然不是農民,在城市長大,但是也算是半個農民了,因為一直圍著農業轉,所以當受邀參加城市化委員會的時候我在考慮一個問題:應該把今天這個主題放在時代的大背景去思考,就像我們搞農業一樣,不能把城市和鄉村割裂開。從剛開始的強調城鄉一體化,到后來的城鄉統籌,再到如今的城鄉融合,城鄉間的關系也在隨著時代的進步而不斷調整、修正。從國家層面來講也是這樣一個大趨勢,從世界文化、文明的大融合發展來看也是這樣一個大趨勢,包括現在中美貿易摩擦,實際上它是一個大的時代背景下發生的,早晚我們都要面對,因為我們是在發展。
在各種場合,我一直在不斷強調“三個融合”:一個是產業的融合,我們經常講三產融合、智能化,實際上是產業在融合,產業之間的分界越來越細化,動不動就講跨界,所以其本質是產業融合;第二個是從地域來講的城鄉融合;第三個是文化的融合。所有的這一切從國內的經濟形勢來講,從可以預計的發展趨勢來講,這三個融合能充分體現我們當今時代大的背景。在這樣的時代大背景下,我能加入城市化委員會感到非常榮幸,這是我經過深思熟慮的。“建立在生意上的感情遠勝于建立在感情上的生意”,這是資本家講的,換句話說,我們是建立在事業上的情感應該遠勝于建立在感情上的事業。為什么?我們有幸趕上了這樣一個大變革的時代,我們有幸大家結合在一起,我們有幸在城市化委員會這樣一個平臺上共事,我們建立起這樣的朋友情、同志情才是真摯的。為什么老說戰友情很真摯,因為他們同在一個戰壕里戰斗過,所以我希望在這個過程中,將來我們能夠通過我們的工作,能夠發揮我們應盡的義務,做我們應盡的工作。
生態文明建設是東方文化對世界文化的貢獻
農耕是一種文化,我們中華文明是立足于幾千年農耕文化的基礎上,這是東方傳統文化的根基,所以不要小瞧了,其實它每一點、每一滴都進入了我們歷史的血液、文化的精髓里面。比如說我們種田澆水還要根據月亮的月盈月虧這些常識,所以每到一個地方,我都帶著很虔誠的心態去學習。很幸運北京還有天福園有機農莊這么一塊土地,讓我看得到農耕文化,因為北京這個大都會離傳統農耕漸行漸遠了,從市中心到這里開車約一個小時,能見到這樣一個地方我覺得很欣慰!
我們國家提出生態文明建設,我覺得這就是我們這個東方文化對世界文化的貢獻,而且把它提升到了一個高度,如“五位一體”,生態文明建設,這是我們首先推出來的。在這樣一個社會,在這樣一個時代大背景下,總有一些人,會率先領悟到或者是察覺到,同時也會像張志敏老師這樣,通過自己的行動來實踐,甚至拿著自己家所有的東西投入進去。所以他們付出的代價其實很大,他們個人或者家庭付出的代價很大,但是他們是先行者,他們可能成功也可能失敗。但是他們在探索。為什么我說文化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他們不是盲目探索,他們在有意識的尋求,在主動地領悟或感悟某一種規律性的東西。
由此推而廣之,不光農業,包括工業,包括科技方方面面其實都有這個求真的過程。
要讓技術為生態服務
所謂的技術無非是人類發現一些規律性的加工手段而已。我們發展過程當中,其實技術發展也是有一定的規律性的,技術與生態環境應和諧、均衡地發展,我們不應該回避科學技術,而應該去掌握技術,同時科學合理地應用技術。
我曾經看過一些地方在追求所謂的“有機、生態”時做得比較極端,比如在某些地方,就把種子撒在地上讓其自由生長。那你還種什么地呢?隨便撒到地了,既不搞農事耕作,也不搞農事管理,什么都不做,把那個土地弄一圈,播播音樂,念念經書,美其名曰“自然農法”。這種情況下人類的肚皮問題都解決不了,人類文明的進步又該從何談起?所以我認為,生態這個系統首先是在解決最基本的生存溫飽的基礎上,慢慢有序地、和諧地發展,而不是掠奪性地、侵略式地盲目發展。
技術在實驗室里如何研究都可以,為的是求真,求到最根本的邊界或本質。例如最極端的溫度是多少?這是可以追求的。但是,當你把它轉為生產過程時就要小心了,例如什么樣的溫度、濕度更加有效,或者是高效地應用這些技術,而不應該把技術變為人類與大自然爭奪的武器和工具。因為技術也是來自于規律,當你發現了自然當中的規律,卻把它變為自己的武器,反而去征服大自然的時候,那你一定是失敗的。
所以,我以為,技術是相對的,而如何利用技術,如何進一步開發技術,讓技術為生態系統的發展提供有效地服務、和諧地發展,我覺得這是技術應用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