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大城市養老“一床難求”成為養老領域群眾關切的問題,解決大城市養老難問題是當前養老服務最集中最迫切的問題之一,近日民政部組織召開全國大城市養老服務工作會議,提出今年起各地要著力解決大城市養老難題,完善落實相關規劃,推進養老服務供給側改革,擴大優質有效供給。
濟南:為315個老舊小區配齊養老設施
目前大城市養老的難點、痛點是核心城區域設施緊缺,濟南市今年全力推進老舊小區養老服務設施清欠清償工作,為315個老舊小區配齊養老服務設施。
為非民用建筑辦養老開“綠色通道”
最近,濟南市中心新開了一家3600平方米的老年公寓, 周邊5個社區的老人有了娛樂休閑的去處,行動不便的老人也有了寄養、托養的場所。
這個新開的老年公寓原來是個閑置的商廈,屬于商業用地,為了彌補市中心養老服務設施的不足,濟南市為非民用建筑物辦養老服務機構開辟“綠色通道”,為這家開在商廈里的養老公寓辦了經營許可證。
舊廠房變身養老服務中心
去年以來,濟南市全面啟動老舊小區養老服務設施清欠清償工作,采用追繳、置換和購置等方式,為老舊小區配齊養老服務設施。不僅是商場,舊廠房也可以用來辦養老機構。截至目前,濟南市已為315個老舊小區配齊了養老服務設施。
南京:新建小區必須配備養老服務設施
南京市今年出臺了《養老服務設施布局規劃》,要求新建小區必須按標準配備養老服務設施,嚴格落實養老設施“四個同步”,即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驗收、同步移交。
民政部門全程參與新建小區審核
在南京,為保證新建小區養老設施能夠落實到位,主管養老的民政部門成為市規劃委的成員單位,新建小區從規劃到圖紙的審核、養老設施的驗收、養老設施的移交,民政部門全程參與,規劃中沒有養老服務設施的新建小區就不能通過驗收。
武漢:依托互聯網+ 打造沒有圍墻的養老院
在武漢,依托“互聯網+”,整合線下的養老服務提供商,將全市打造成一座沒有圍墻的“養老院”。
每天上午十點,家住湖北省武漢市的李昌炎老人就會通過手機訂餐,到午飯時間,熱氣騰騰的飯菜就送上門了。吃飯、買藥、打掃衛生,手機一點就都解決了。在家里養老,子女們放心,老人也舒心。
老人通過手機預約助餐助醫等服務
去年武漢市政府出臺的《“互聯網+居家養老”新模式實施方案》,政府建立全市養老服務信息平臺,引入轄區內的餐飲店、家政點、醫療機構等服務商入住,為老人提供養老服務。老年人通過手機不僅可以預約基本的助餐、助潔、助醫服務,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還可以短期托養,并進行康復訓練。目前武漢市養老服務信息平臺已經整合線下為老服務商1862家,為中心城區40個街道開展助餐、助潔、助醫、遠程照護等服務。
京津冀:打破地域壁壘 促養老服務協同發展
養老服務區域協同發展也是解決大城市養老難題的一個重要舉措,近年來長三角、京津冀等區域探索打破行政界線壁壘,在金融服務、人才培養、醫養結合等領域實行區域一體化協同發展。
在京津冀區域,實行養老扶持政策隨戶籍老人走的新模式,對于跨省養老的老人,協調養老助殘卡、醫保卡的跨省使用,北京戶籍老人戴百棋選擇在河北一家養老院里養老,在這里她的養老助殘卡、醫保卡都可以使用。
另外在金融支持、人才培養方面,京津冀地區也將打破地域壁壘,支持養老護理和專業服務人才在京津冀區域內流動。養老機構收住老年人,除享受養老機構所在地的床位運營補貼政策外,還可以疊加享受老年人戶籍所在的床位運營補貼政策。
【朝聞快評】大城市養老:難在設施短缺 關鍵在供給側改革
為了破解大城市養老難題,很多城市進行了積極的嘗試和探索。評論員洪琳表示,大家都看清楚了問題的難點和關鍵點——難點就是設施的短缺,關鍵點則是做好供給側改革。
對我國來講,人口基數大一直是各種問題解決方案中一個關鍵點,養老人口“一床難求”也是這樣。不管是新建小區還是老舊小區,如何增加設施的供給是關鍵。因此,抓好供給側改革,優化有效供給是各地在解決養老難問題中的關鍵點。
抓增量 盤存量 整合融合提高質量
破解大城市養老難,各地辦法很多,增量、盤活存量、整合融合、提高質量都是不同的思路。
抓增量、盤存量,就是指做好供給側改革。而在整合融合上下更大功夫,可為未來帶來更有效的空間。“互聯網+”過去幾年在解決相關問題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未來我們將通過更多的舉措,金融的手段、人才的手段、技術的手段等等,讓新方法在養老思路上起到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