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網訊 清華大學建筑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城市化委員會健康城市專業委員會專家顧問周燕珉一直專注于老年建筑與住宅建筑。她指出,很多老年人家里往往存在三個問題:第一,高差。例如房間門、衛生間門、陽臺門有門檻,存在安全隱患。第二,廚房、衛生間狹小,不利于使用或照顧人員幫助老人。第三,設備老舊,例如水電管線老舊,引起老人生活的不便和危險。
這三個問題可能會造成一個結果——老年人跌倒。而調研發現,跌倒是65歲以上老人傷害死亡的首要原因。周燕珉在一次演講中也提到,因為家中廁所漏水重裝修過一次,她的父親在此期間摔倒骨折,生活質量大打折扣。她說:“我就是干這行的,也沒有保護好他。如果不注意,這種事真的有可能發生。”她建議在父母75歲之前為他們做一次裝修,并且老了以后還適合在這個房子里生活。
適老裝修,對于我國養老產業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為老年人裝修設計中,還存在一些誤區和不全面的地方。周燕珉總結到,如今在適老裝修上存在兩種誤區。其一,形式主義。住宅適老化僅停留在安裝扶手、輪椅可轉圈等,周燕珉表示,調研發現,在實際生活中,洗手池、坐便器附近的扶手安裝存在問題,例如裝錯方向、扶手過高不便用力、沒有實際作用等。如果安裝位置不當、方向不對,扶手往往用處不大。其二,風格主義。過分追求家裝風格,不切合老年人需求。例如閃亮的水晶吊燈,燈光直刺眼睛;或者家具風格繁復,但不適合老年人使用。周燕珉表示,老人較為熟悉的建筑風格、家具樣式對其記憶保持、情感維系有一定幫助,不能盲目追求家具風格。地毯并不適合老年人,老人走路不穩,地毯容易將其絆倒。鞋柜下端留出的空隙方便將換下的鞋踢進去,但是如果空隙太深,老人換鞋時還需要貓腰尋找,反而是一種安全隱患。
在為老人裝修時,除了地面不能有門檻等凸起物、動線不宜過長等,注意下面這些小細節,也能給老人帶來更舒適的生活體驗。第一,保持視線聲音通暢。老人如果頻繁起身、坐下,容易出現摔倒。例如起身開門、喝水時,有時他們預想不到自己會摔倒,因此在裝修時,要保持視線和聲音傳遞的暢通。廚房用透明玻璃代替墻面,在廚房做飯的人能夠從玻璃里看見起居室餐廳中老人的情況。
第二,增加儲物空間。老人喜歡收藏東西,甚至在我們眼中的一些“破爛”,老人都習慣存起來。老人的生活習慣很難改變,給他們準備充足的儲備空間,保持空間通暢,會讓他們生活得更舒適。進門處的儲物設計,多個掛鉤可以掛衣服、拐杖、鑰匙,出進門隨手可拿,更適合記憶力減退的老人。
第三,光線和溫度的變化,可能身體健康的人對此沒太大感受,但是身體機能日漸衰退的老人對此特別敏感。尤其是光線,多點柔和光源,能給老人更舒適的體驗。
客廳里有頂燈、落地燈多個光源,陽臺上掛起窗簾,既有陽光射入也不會光線太強烈。
第四,臺面比扶手更實用。老人年紀大了,腿腳不靈便,行走需要輔助,臺面比扶手更方便,也更安全。此外臺面還可以儲放小物品,方便拿取。
周燕珉教授為父母設計的家,朝向走廊這一側的臺面可以給老人當扶手;朝向臥室這一側的臺面可以儲物,還可以方便子女站在上面開頂柜。
圖片來源/周燕珉工作室微信公眾號
第五,選擇圓潤、有扶手的家具。老人使用的家具,風格顏值是其次,最重要的是安全。例如茶幾,最好選擇小巧輕便的,一般老人習慣一邊看電視一邊做其他事,因此茶幾應該方便挪動,騰出更多空間;沙發坐面不能太軟,防止“陷進去”;凳子要帶扶手,不能太輕,輕了可能就會翻掉。(信息來源:新京報 記者馮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