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10-29 10:07:56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常 欽
國慶假期返鄉,不少人都有新發現:村鎮的街道上,電影院、私人影院等文化消費場所越來越多,來看電影的老鄉絡繹不絕,幾乎場場爆滿;村里多了新職業——外賣小哥和快遞小哥,網上購物和手機點餐直接送到村里、門口;以前“臟亂差”的社區小店成了電商便利店,不僅能買到更多品牌商品,還能代繳水電費、代收快遞,成為農村社區的一部分;村民家里,節能環保、健康方便的熱水器、凈水器、掃地機器人等新型家電成為居家“新三件”。
隨著農民收入增加,龐大的農村消費市場日漸活躍,消費活力正在加速釋放。今年1—8月,我國鄉村消費品零售額34645億元,增長10.4%,增速比城鎮快1.3個百分點。在消費總量加速增長的同時,農村消費呈現出加速轉型升級的特點,商務部數據顯示,上半年,全國農村網絡零售額達6322.8億元,同比增長34.4%,占全國網上零售額的比重為15.5%,增速高于全國水平4.3個百分點。
然而,與農民強烈的消費愿望相比,農村消費升級還有不少梗阻:
消費設施仍不夠完善。農村地區物流覆蓋率不高,電商服務點少,配送時間長,甚至一些農村區域不支持配送、運費比城市貴等突出問題還有待解決;
消費環境仍不盡如人意。不少消費者反映農村商超存在商品類型少品質差、假冒偽劣等問題,甚至存在銷售國家禁售商品的情況;
消費維權仍有不少困難。在農村,遇到消費糾紛時,因其程序繁瑣、維權成本高等原因,不少人會被迫選擇放棄維權,同時,農民自身風險防范意識不強,沒有索要發票或者消費票據的消費習慣,也讓維權變得困難。
應該看到,這些阻礙農村消費升級的“最后一公里”,既是難題,更是機會。換個角度看,農村消費中存在的“短板”,恰恰是商家開拓農村市場的“跳板”。
與城市相比,當前我國農村消費基礎設施相對滯后,特別是在貧困地區,水電路網、物流服務等還在持續升級。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這些領域將成為國家集中發力的政策高地。企業如果投身其中,不僅可以提高覆蓋率,帶動優質商品服務走進農村,還能幫助農民把農產品賣上好價錢,提高農民收入,贏得口碑和市場。
面對農村龐大的消費主體、旺盛的消費需求,一些嗅覺靈敏的企業已經開始眼睛“向下看”,通過創新供給布局農村市場,融入農民生活,在一些地區,價格高、品類少、退換慢等農村消費的老大難問題正得到緩解,農村社區成為優質商品、服務供應的前沿。
消費是人民對美好生活需要的直接體現。推動農民消費梯次升級,既要加快農村吃穿用住行等一般消費提質擴容,又要鼓勵和引導農民增加交通通信、文化娛樂、汽車等消費,并推動電子商務向廣大農村地區延伸覆蓋。企業在關注城市消費的同時,千萬不能忽視農村消費蘊藏的巨大商機。一方面,努力開發符合農民需求、具有農村消費特點的“高人氣”商品,另一方面,還要推出“接地氣”的農村社區服務,通過新的供應體系重塑農村消費市場和農民消費習慣。此外,不妨通過發掘農業農村的休閑觀光、健康養老等多種功能和多重價值,通過資源整合、增值,增強地方特色產品競爭力,形成新的市場熱點。
作為一個有著億萬農民的大市場,農村消費升級是大勢所趨,后勁十足、潛力無限,下好農村消費升級這盤大棋,必定能促進鄉村產業升級、帶動就業和農民增收,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家園,讓鄉村振興之路越走越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