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10-09 10:28:23
來源:錢江晚報 作者:胡欣紅
近日,華商報報道,陜西省渭南市博物館三樓歷史人文主題館內近現代時期關于胡景翼的介紹展示中,有一篇《討陳檄文》,該文章全篇錯用了2010年國美控制權之爭時的一篇文章,并不是歷史上胡景翼發表的《討陳檄文》。博物館表示將盡快更換。
民國陜西名將胡景翼發表的《討陳檄文》是民國護法運動時期一篇流傳甚廣的文獻。這篇檄文標志著陜西靖國軍“討陳(陳世藩)伐段(段祺瑞)(均是皖系軍閥)”的開始,而在當時它也密切配合了全國的護法運動。民國初期革命將領的檄文,引用的竟然是近百年后的網絡文章,博物館如此“穿越”,也是醉了。一只蒼蠅會毀了一盤好菜,好端端的革命檄文成了“穿越”網文,足以拉低整個博物館的品位。博物館是為公眾提供知識、教育和欣賞的專業文化機構,是積淀人類文明的圣地,豐富的館藏、專業的介紹,當屬最基本的要求。因此,渭南市博物館展出的《討陳檄文》與歷史完全不同的消息一經傳出,旋即引發公眾關注。
“今國美當權者,陳氏是也……昔黃先生并購陳氏之永樂……”;“袁氏圖謀帝制,使陸建章朘我秦民……而陳樹藩乘時藉勢,攫得督軍……為此傳檄四方,一體聞知。”
一篇是百年后有關國美控制權之爭的網文,一篇是民國革命將領的檄文,可謂天壤之別,只要稍有常識的人看到,都不難分辨其真偽,何以竟公然登上博物館的大雅之堂,直至展出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后被網友發現才“穿幫”。
對此,博物館展陳部一工作人員還試圖辯解,“所有展品均經相關專家審核過,應該沒有問題。《討陳檄文》可能只是摘錄了其中一部分。”風馬牛不相及的錯誤,真不知“相關專家”是如何審核的?如此明顯錯誤,又是如何在博物館工作人員的眼皮底下長時間存在的?究竟是視而不見還是根本就沒好好看過?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出現差錯或許在所難免,但博物館展品出現原則性錯誤,卻令人難以容忍。這就像歷史老師誤將關公戰秦瓊作為歷史事實教給學生一樣,嚴重突破了底線,豈能以小節視之?
博物館鬧笑話,地方政府也難辭其咎。大學之大,非有大樓之謂,乃有大師之謂也。同樣,博物館之“博”,不在于富麗堂皇的建筑,而在于館內藏品的品質。令人遺憾的是,一些地方政府卻往往把博物館建設當成政績工程,硬件設施花了很多錢,專業水準等軟件建設卻跟不上甚至嚴重滯后。“金玉其外,敗絮其中”,鬧笑話也就成了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