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级成人毛片免费视频高清/国产精品久久自在自2021/国产一级内谢a级高清毛片/九九热亚洲精品综合视频 - 俺去俺去啦最新官网在线

以傳播城市化專業知識為己任
2024年11月21日
星期四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曹遠征:金融危機實際上就是快速去杠桿
時間:2018-07-30 11:04:12  來源:城市化網 

    城市化網訊  金融危機到底是什么?日前在清華大學舉行的長安講壇上,50人論壇論壇成員、中銀國際研究有限公司董事長、城市化委員會委員曹遠征擔任主講,題目為《金融危機十年反思》。他認為,金融危機是資產負債表衰退的危機,任何經濟體都有資產負債表,并且具有關聯性,一損俱損。

  “金融危機實際上就是資產負債表衰退中的快速去杠桿?!辈苓h征指出,費解的金融產品、遲鈍的監管者、神經質的投資者,構成了本世紀初這場金融危機的全部內容。“金融的核心本質是風險配置,而非資金融通。在配置風險過程中,往往需要國際市場提供產品和工具,這就是金融業對外開放的意義?!?/p>

  中國現在嘗試金融監管體制改革就是宏觀審慎下的微觀審慎監管,借鑒了雙峰模式,并有創新。

  以下為演講摘編:

  金融危機實際上是快速去杠桿

  二十一世紀第一場金融危機主要內容是費解的金融產品、遲鈍的監管者、神經質的投資者。

  什么叫金融危機?金融危機是資產負債表衰退危機,我們都知道在傳統理解經濟危機呢,是生產過程危機,它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需求的增長趕不上生產的擴張,于是出現了生產的過剩,生產過剩背后是產能過剩代表的一種過剩危機,這種危機可能是局部的,至少是在每個國家的,但是它跟我們剛才說的金融危機是不一樣的,金融危機是資產負債表衰退危機。

  在現代經濟條件下,任何一個經濟體都有資產負債表,如果再詳細解剖來看,任意一個經濟是四張資產負債表構成的,一個是政府,一個是企業,非金融機構,一個是我們在座每個人都有,是家庭資產負債表。當然還有我們金融機構的資產負債表,這四張表。這四張表如果攤開來看,還能加第五張,就是國際收支的資產負債表。

  怎么講,由于某種原因導致這種資產負債表的其中任何一張表的衰退,然后資產負債表具有關聯性,這個表衰退導致其他表的衰退,其他表的衰退導致全面的衰退,由于全面的衰退導致經濟的嚴重困難,所以是資產負債表的衰退危機。

  我們觀察2008年的危機我們會看到,它是不同的負債表衰退構成的,比如這次金融危機是在美國爆發的,他是家庭資產負債表衰退,所謂次貸危機說穿了就是按揭貸款還不起,由于按揭貸款還不起,導致銀行大量的壞賬,金融機構資產負債也開始衰退,由于金融機構在經濟社會當中是系統性重要機構,它的衰退會導致其他方面的嚴重衰退,政府必須搶救,這就是大而不能倒,當搶救金融機構的同時,政府的資產負債表就會逐漸加大,就形成你現在看到的美國的現象,美國的國債這個上限在不斷提高,兩黨爭執的很厲害。那么就要,就出現了我們現在說的縮表和去杠桿的問題。

  你再看看歐債危機,比如希臘,它是政府的資產負債表衰退危機,它是一個福利國家,但是經濟又不行,政府要發福利只好借錢,借了錢發福利,有一天借不到錢了,政府資產負債表就開始衰退,原來持有政府債權的機構都是金融機構,金融機構資產負債表就跟著衰退,企業獲得不到資金,這樣企業資產負債表就開始衰退,減少工人,這樣家庭資產負債表也開始衰退,歐洲的失業率曾經一度達到25%。這一類危機是我們過去很少見到的,資產負債表的衰退危機。如果在一個全球化的世界中間,大家的資產負債表是關聯的,一國的衰退就會導致另一國的衰退,于是一國的金融危機就演變成國際金融危機。

  做一個總結,金融危機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是一種新型危機,相對傳統的生產過剩危機它是綜合性的、全面性的、世界性的,從而破壞力度很大,成為人類面臨的共同挑戰。

  我們看看,這是10年前的美國金融危機,它是由次貸引起來的。

  2007年次貸開始爆發了,但是至少在2007年以前,全球都認為這僅僅是一個次貸危機,僅僅是個按揭貸款出現的問題,那么相應的措施也是中央銀行向市場注入流動性緩解這個,但是很快故事就變了。一年以后,到2008年的8月,次貸就演變成正貸,緊接著金融市場,尤其資本上就開始出事,隨后金融機構就開始大批倒閉,然后這些金融機構不僅是美國的系統性重要金融機構,也是全球系統性重要金融機構,風險向全球擴散,次貸危機轉變成金融危機。

  次貸是個有毒資產,是爛菜葉,把爛菜葉做成一鍋湯,把稠的按照一個價格賣出去,把半稀不稠的再按照一個價格賣出去,把最稀的再按照一個價格賣出去,那么最稀的我可以有很高的風險議價,但是也有很高的風險。那么優先的可能會優先償還,風險較少,但是你的收益也較少,然后我推到市場上再去賣,這就變成CDO了,擔保債務權證,然后CDO再按照同樣的原理加工,再形成優先劣后,于是它會一級一級衍生下去,突然你會發現一個小小的次貸產品會衍生出無限多的衍生工具,形成倒金字塔,金融危機就是倒金字塔崩潰。

  它的崩潰過程呢,現在看來就是一個去杠桿的過程,由于違約率上升,次貸價格下跌,價格下跌按照會計制度就用帳面減計,帳面減計是你的資產不太值錢了,同時在金融機構內部它有一個風險權重變化,這是要求它資產在減計的過程中,要求增加資本減少債務,又要拋出債券,債券價格繼續下跌,這樣你會發現,在分子和分母兩端同時都在收縮,這個收縮的過程就叫去杠桿,金融危機是快速去杠桿的過程,這就叫資產負債表衰退。

  包括國內現在討論問題,會不會在監管中間,由于監管過嚴導致踩踏事件,是討論這個含義,由于某種觸發以后是不是一個循環的過程,越循環越快,越快損失越快就導致金融困難,金融危機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是快速去杠桿。什么叫金融危機?是資產負債表衰退中間的快速去杠桿。

  那么,這個去杠桿呢,是由資本市場開始出現,迅速向信貸市場傳遞,然后拖帶了很多不僅僅是對沖性金融機構的困難,也導致了資產負債的金融機構的困難,于是危機由資本市場傳到信貸市場,再加上衍生工具的放大作用,危機倒金字塔就開始崩潰,這個崩潰再加上征信機構的困惑,然后迅速的衰退產生,那么這樣一個危機就由美國開始蔓延到世界。

  二十一世紀第一場金融危機是什么危機呢?是費解的金融產品、遲鈍的監管者、神經質的投資者,這構成了21世紀第一場金融危機所包含的全部內容。它說了三件事,一個非常難理解的金融產品,一個是很差的金融監管體制以及羊群效應的投資者,買漲不買跌,共同構成了金融危機。

  金融的核心本質是風險配置

  由此可以理解中國監管機構的調整,為什么保監會跟銀監會合并,而證監會留在外面。

  金融的核心本質是風險的配置問題,而不是資金的融通問題,如果是資金融通,投資者和被投資者中間架起一個橋梁是融通,但是為什么投資者會請你架一個橋梁呢,你有什么更大的本事愿意把錢委托給你呢?

  金融機構要想起到中介作用,它是想給投資者在一個不確定的未來給出一個相對確定的前景,它是在配置風險,它是在處置風險,金融機構因此它的核心功能是風險的配置及是風險的處置,任何一個金融產品實際上就是一個風險合約。

  怎么配置風險,兩種途徑,我們知道所有的風險未來的不確定性,是發生在未來的時空之中的,但是由于人類的局限,我們不可能同時把握時空,我們只能沿著一個方向走,要么按照時間軸走,要么按照空間軸走,這兩種不同的配置就出現兩種不同的金融機構,一種就是跨時配置,就是我們看到的商業銀行資產負債的結構,它的核心是期限,那么他是借短貸長的,這是他的期限。借短貸長的就是一個期限中間的錯配的風險,于是緩解這個風險的第一大手段就是流動性,換言之這種處置風險的方式,就是通過積累良好的流動性資產,把風險推向未來或者是把風險化解掉。

  舉例來說,銀行最擔心什么,最擔心的就是擠兌,一旦擠兌,在好的銀行都會垮掉,那么銀行怎么來對付擠兌呢?是用張三的錢還李四,用王五的錢還張三,這個東西只要轉得開,這個風險就會推向未來,這類金融機構管理的第一要義就是流動性風險。

  流動性怎么獲得呢?一個最簡單的獲得方式就是存款,存款既是未來可貸資金的來源,同時也是流動性的提供者,所以你知道,商業銀行經營有一個核心概念叫做存款利差,只要有充足的存款,銀行有再大的問題都是不擔心的。

  只要流動性良好,不出差錯,然后這種跨時的配置機構它的風險就可以無限的推向未來,這是它的風險管理要義。

  還有一類機構就是我們看的資本市場,資本市場處置的風險跟商業銀行不一樣,資本市場最核心的是對沖,他是靠買賣,然后買賣產品不斷在買賣中間風險分散在市場參與者頭上,是風險分散的辦法,然后這叫對沖,他一定要將這個市場有足夠的厚度,足夠的流通性,然后什么東西都可以買賣,都可以賣掉,你知道做資本市場最擔心的是對手喪失,叫交易對手喪失,也就是說,突然賣東西賣不掉了,你再降價也賣不掉了,降成地板價還賣不掉,地板以下也賣不掉,這就叫市場死掉,就叫金融危機。

  美國的金融危機就是這樣,突然交易對手全部沒有了,大家只有拋的沒有買的,那么價錢就不斷往下跌,越跌越快,越快越跌,最后止住這樣一個過程,不得不把會計制度全部停用,不能再按市場價計價,改用成本計價。

  那么我們說,他是靠對沖的,對沖的全部核心是你能設計出滿足投資者風險偏好需要的產品,然后在投資者之間和被投資者之間進行交易,不斷地買賣。

  那么由此你可以理解一下中國的監管機構的調整,為什么保監會跟銀監會合并呢?因為他們都是負債累累,而證監會為什么留在外面呢?證監會監管是對沖性的,負債的金融機構監管的原則是資本充足率,在銀行是資本充足率,在保險公司就是償付率,證券公司監管的是透明化、信息披露,證券上最大的風險就是虛假陳述,就是欺詐,我們說金融機構是這么在配置風險的。

  那么在配置風險過程中間,作為一個發展中的金融機構,特別對中國來說,他是要走向市場經濟,在微觀方面就是自負盈虧的企業自主定價,金融企業中間就是金融產品自主決定其利率,這叫利率市場化。在宏觀方面,就是競爭性金融市場形成,反應在金融市場就是各類風格不同的金融企業競爭性提供金融產品,這就形成豐富的金融市場,是由各類不同風格的金融企業競爭性提供,這種提供如果說一國提供不了,那么就要國際提供,這個就是金融服務業的對外開放。

  也就是說通過對外開放,外資在中國境內競爭性提供風格不同的金融產品,才能豐富中國的金融市場,這是我們看到今年4月份博鰲論壇一個重要的宣布。

  宏觀審慎的核心就是控制杠桿率,熨平經濟周期

  中國現在嘗試金融監管體制改革就是宏觀審慎下的微觀審慎監管。

  宏觀審慎政策是2008年危機以后人們發現的,還有一個金融周期,還有杠桿的擴張收縮,杠桿的擴張收縮是微觀審慎管理所不能做到的,因為1加1大于2,那么需要對2進行管理,這就叫宏觀審慎。

  宏觀審慎的核心就是要控制杠桿率,然后熨平經濟周期。它的框架包含一個時間維度,這就是逆周期調節,也包括結構緯度的,那就是金融機構的微觀審慎監管,所以它的核心是建立逆周期的調節杠桿能力的手段,它是一個宏觀管理周期和微觀審慎監管相結合的一個管理方式。那么要義就是在宏觀審慎政策下的微觀審慎監管。中國現在嘗試金融監管體制改革是朝這個方向努力的,就是宏觀審慎下的微觀審慎監管。

  什么叫宏觀審慎監管?它怎么操作的?第一個就是逆周期,為克服金融活動的順周期性,宏觀審慎需要逆周期操作,操作手段仍是資產負債表監管。在經濟高漲時,去提高資本充足相關指標的監管要求。反之在經濟低迷時,不僅需要放松對監管要求,還要配置于注入緩釋資本等辦法進行操作。換言之我們說,中國現在宏觀經濟開始穩定,那么需要有去杠桿,那么換言之,這就是個逆周期操作。

  如果要在經濟下行中間,那么大家知道,按照新的巴塞爾協議要求,他是有緩釋資本的,就是到經濟下行期間,債務資本要作為核心資本使用的,也就是不會給你還本付息的,你要承擔風險的,這就叫逆周期操作。它是控制杠桿的過快的增長,從而防止杠桿未來的過快收縮。

  第二個就是流動性,即使在這樣逆周期操作中間,特別是金融周期的下降階段,市場流動性短缺的,這時候很容易發生危機,踩踏事件指的是對流動性的相互競爭,這時候中央銀行就要發揮責任和作用,不斷向市場補充流動性。

  它的核心要義是控制杠桿水平,在金融周期杠桿的擴張性收縮是金融周期的一個標志性產物,那么控制杠桿水平就是宏觀審慎管理政策核心,其操作要領就是,鼓勵工商企業和金融機構增加資本,降低風險率,第二,鼓勵債務長期化,以緩解長期投資期間出現錯配,那么在中國你會看到,我們說要去杠桿,重中之重是國有企業去杠桿。那么也就是說國有企業需要減少債務,增加資本。

  第二,要去杠桿,不再說一味地減少債務水平,是如何獲得資本,從而減少杠桿率。因此資本市場在中國經濟發展中間具有戰略意義,直接融資就成為最核心的問題。包括PE、VC,乃至創業版等等,這種增加資本的辦法是降低杠桿最好的辦法,而不是一味地減少負債,而是如何增加資本,這個問題依然在中國是個重要問題。

  宏觀問題就變成了一個如何面對經濟周期和金融周期,我們看到金融周期和經濟周期共處一元,但性質又不同,構成現代宏觀經濟調控的新挑戰,面對這些挑戰各國政府都在探索,逐漸形成宏觀調控的新框架,記住兩個原則,一個原則經濟周期是客觀規律,既不能一味地用貨幣政策來刺激經濟,不能指望經濟的一味增長才能熨平周期,總需求的管理要有足夠的彈性。

  我想對中國來說也是如此,這是我們理解為什么不能大水漫灌,為什么不能在經濟下行中間一味地鼓勵經濟增長,因為它只會鼓勵杠桿提升,杠桿提升就是向未來借錢,這時候可能允許經濟的某種波動、某種下降,反而是有助于杠桿率不至于升得過快、升得過高。

  第二,要加強對金融周期的管理,尤其重視金融順周期特征,一定是逆周期的,經濟好的時候,金融應該相應的,不應該是擴張性的,應該稍微收縮一點,經濟差的時候,金融應該是擴張的,這個說起來好像很邏輯、很容易。但是實踐起來很困難。

  我們不知道什么叫經濟好、什么叫經濟不好,但是我們說邏輯上是這樣,這都在探索中間,但框架是這樣的,這個框架如果形成新的宏觀調控的政策和安排,這樣一個安排在中國,我們看到貨幣政策與宏觀審慎管理雙結合的制度調控,這就構成這一輪金融體制改革的核心。

  核心是什么呢?是加強中央銀行的作用。我們看到中國的中央銀行,人事安排也很有意思,易綱是行長,黨委書記是郭樹清,郭樹清又是中國銀保監會的主席,但是你要知道這種安排是富有深意的,他是說中央銀行承擔雙重責任,貨幣政策同時宏觀審慎管理。那么有人對這種體制理解不太深刻,說這種是什么東西啊,這是不是又是計劃經濟的復歸???不是這樣的。

  中央銀行天然的一個責任就有金融穩定性的責任。金融穩定貨幣政策手段又是一致的,動機不同、手段一致。所以這個操作放在央行也是最容易的,這就構成全球新的趨勢,就是發揮中央銀行的作用,這是全球的趨勢,各國的中央銀行都在加強,其中加強的就是他肩負的金融穩定的責任,這種經驗最早是英國出現的,現在全球都開始在效仿,這就是大家常說的英國雙峰的監管模式。

  這輪中國改革借鑒了這種模式,只不過中國又有新的創新,就是在這樣一個中央銀行上面微觀審慎監管上,架了一個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然后說這個金融發展委員會是這些職能,但是它的辦公室設在中國人民銀行,于是中國人民銀行變成新定位,十九大報告寫的,貨幣政策的宏觀審慎調控的雙支柱調控框架,這是中國在這個意義上領先全球的金融監管事件。(信息來源:新浪財經)

相關新聞
友情鏈接:  國務院 住建部 自然資源部 發改委 衛健委 交通運輸部 科技部 環保部 工信部 農業農村部
國家開發銀行 中國銀行 中國工商銀行 中國建設銀行 招商銀行 興業銀行 新華社 中新社 搜狐焦點網 新浪樂居 搜房
中國風景園林網 清華大學 北京大學 人民大學 中國社會科學院 北京工業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 北京科技大學 北京林業大學 北京交通大學
城市化網版權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