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级成人毛片免费视频高清/国产精品久久自在自2021/国产一级内谢a级高清毛片/九九热亚洲精品综合视频 - 俺去俺去啦最新官网在线

以傳播城市化專業知識為己任
2024年11月22日
星期五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國家發改委徐林:城鎮化的動力來自城鄉之間差距
時間:2018-06-08 11:36:19  來源:經濟觀察網  作者:田國寶 

    2018年5月5日,在由經濟觀察報社主辦的第十五屆(2018)中國藍籌地產年會上,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主任徐林表示,未來中國城鎮化主要動力來自農業人口市民化,在這一過程中,給予進城流動人口以城市居民同等待遇,是保證城鎮化可持續化的重要保證。

    以下為徐林演講內容:

    中國流動人口三大類型

    今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40年中國發生了巨變,其中最大變化就是中國城市化進程。中國城鎮化率從1978年的17.9%提高到了2017年58.5%;城鎮常住人口由1978年1.72億提高到了8.13億。在過去40年,中國走完了發達國家上百年才完成的城鎮化進程。

    中國城鎮化和工業化吸納了大量農民工進城就業和居住。到2017年底,外出打工農民工總量已經超過了2.7億人,這是一個巨大的人口轉移。大量農民工進城,使得中國脫貧進程對世界脫貧作出了重大的貢獻。從農民人均收入的占比來看,收入一半左右來自工資性收入,這些工資性收入實際上是農民進城打工的收入,所以中國城市化和工業化對農村脫貧和發展都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推動中國城鎮化發展還有一股力量,就是大量的大學生,特別是農村大學生畢業后基本都留在了城市工作,這樣的人口每年都有幾百萬。

    中國還存在一種從小城鎮到大城市流動的人口,目前城鎮間流動人口接近9000萬,所以中國流動人口大約有3.6億-3.7億人左右。

    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也使得中國城市數量不斷增加,城市人口數量也在明顯增加。唯一減少的是20萬-50萬這個規模城市的人口數量,這也是一種現象,說明中小城市發展動力似乎并沒有大城市那么強大。中國小城鎮數量也由2100多個增加到了20000多個。

    未來城鎮化動力是農業人口市民化

    從城鎮化的一般規律來看,一個國家城鎮化率在30%-70%之間是城鎮化速度比較快的一個時期,中國現在城鎮化率是在58.5%,還處在較快發展區間。預計到2020年,中國城鎮化率會達到60%左右,到2030年左右會達到70%左右。

    個人判斷,到了2035年,中國基本實現現代化的時候,城鎮人口可能突破80%。但也有一種聲音認為,中國城鎮化動力在減弱,甚至有人認為,中國出現了逆城鎮化現象。

    個人認為,中國城鎮化動力依然是強勁的,城鎮化的動力來自何處?來自城鄉之間差距,來自農業與非農產業之間勞動生產率的差距,這種差距越大,城鎮化動力就越強。農業與非農產業勞動生產率的差距是4倍;農村人均收入和城鎮人均收入的差距有2.7倍左右。如果把城市公共服務和農村公共服務做比較,差距就更大了。在城鄉差距這么大的情況下,人往高處走這樣一種動力,決定了中國未來城鎮化動力依然是強勁的。

    未來城鎮化動力來自何處?我覺得可能不像過去一樣來自大量農業勞動力轉移。農村現在富余勞動力不是那么多了。今后城鎮化動力來自于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現在2.7億農民工外出打工,很多人不能帶著家屬隨行,有大量農村留守兒童、留守老人和留守婦女。這些人承受家庭分割、甚至妻離子散的壓力,對家庭健康發展、子女健康成長都是不利的。

    未來城鎮化必須解決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的問題,讓他們的家屬特別是子女、妻兒能夠一起在城市就業、居住,未來要花更多精力解決農民工落戶問題,解決享受城市基本權利問題,這個動力是非常大的。

    從未來城市化空間來看,未來中國城市人口80%以上會分布在20多個城市群,甚至都市圈地區,值得關注的是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同時成渝城市群和長江中游城市群也值得關注,不過目前這些城市密集度還不夠,之所以把它作為一個城市群地區,是因為這個地區資源環境承載條件非常好,具備條件承載更多的基礎。

    從未來經濟布局、人口分布調整來看,中國未來城市人口還是會呈現向沿海和南部地區特別是長江流域地區更多聚集的趨勢,華北、北部地區有可能會出現人口外移趨勢,因為這些地區自然環境承載條件越來越差了,特別是水資源條件不好。

    城市化三大路徑

    中國的城市發展要走一條什么樣的路徑,我覺得要更多地側重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首先要解決城市經濟發展可持續問題。城市經濟結構和產業結構要更多減少對資源環境的消耗和破壞,未來城市要越來越多地關注綠色城市建設、綠色產業發展和低碳節能發展。

    大城市、特大城市如果不能很好解決這些問題,這些城市的資源環境承載壓力會變得更大,人和環境矛盾會變得更加突出。

    第二是社會可持續,要讓流動人口能夠享受就業所在地、居住所在地各項平等權利。特別讓進城農民工充分享受城市居民可以享受的社會權利。農民工一旦在城市就業,穩定居住下來,和城市戶籍居民對當地城市經濟和財政貢獻是一樣的,他們有權利享受同等公共服務待遇。

    第三是城市建設領域的可持續。一是未來大規模城市擴張之路可能變得不現實了,現在很多城市都有各式各樣的新區和開發區,這些開發區人口密度和產值密度都不夠,形不成很好地商業環境,今后可能更多把現有城市新區、開發區做得更加成熟,把商業密度、人口密度和產值密度都做起來,這樣的城市才是繁榮可持續的;二是積極開展城市更新,隨著時間推移,城市越來越多,老城區住宅需要更多維護、更新、加固。同時很多城市住宅、特別是棚戶區改造的城市配套設施完善需要投入更多資源,去開展城市的更新和改造;三是提升城中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城市發展過程中總是會存在城中村,在一個城市發展過程是必然的,城市居民收入檔次是不同的,所以要為不同收入檔次居民提供不同層次居住空間,城中村也是一種生存的空間,但是要不斷地改善生存環境和質量;四是進一步強化推行建筑節能改造或者節能建筑建設,這個問題可能會在今后變得更加突出,目前大量城市建筑不具備節能建筑水平,隨著城市人口不斷增加,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均能源消費水平會不斷提高。

相關新聞
友情鏈接:  國務院 住建部 自然資源部 發改委 衛健委 交通運輸部 科技部 環保部 工信部 農業農村部
國家開發銀行 中國銀行 中國工商銀行 中國建設銀行 招商銀行 興業銀行 新華社 中新社 搜狐焦點網 新浪樂居 搜房
中國風景園林網 清華大學 北京大學 人民大學 中國社會科學院 北京工業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 北京科技大學 北京林業大學 北京交通大學
城市化網版權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