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當前的中國,正在保持著較高速的經濟增長速度,也在經歷著大規模的城市化進程。有別于早期單一地區的城市化,在北京、上海等若干超級大城市下,中國的城市化進程正在起著集群效應。
今天下午,一場主題為中國城鎮化的“城市群”模式分論壇在博鰲舉行,來自中國、荷蘭、日本等國家的經濟領域學者專家以及政府官員,共同探討“城市群”如何對中國的經濟社會形態和城市體系產生深遠影響。
城市是人類發展進步的一個標志,城鎮化與人類文明發展息息相關。2014年,我國制定了《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提出到2020年,我國城鎮化要實現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60%左右,戶籍人口城鎮化率達到45%左右。
中國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理事長、首席經濟學家李鐵說,從2000年起中國城鎮化每年以1.3%的速度在增長,現在是8.5%增長速度。到2020年,實現規劃中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的目標沒有問題。但是要注意到,常住人口和戶籍人口之間還有兩個百分點的差距,這個差距如何縮小,還要繼續努力。
人口流動被看作是城市發展潛力大小的判斷標準。近幾年來,中國一些城市以落戶口、買房補貼等政策來吸引人才,這些政策能否真的留得住人才?對此,會議嘉賓有不同的看法。
亞洲銀行副行長斯蒂芬格魯特認為,就業機會是一座城市最主要的吸引力,城市能給年輕人提供就業機會,有良好的發展空間才能留得住人才。
同西方很多發達國家一樣,中國的大量城市因勞動力密集產業興起,當城市發展到一定程度,交通擁堵、空氣污染、公共服務緊缺等“城市病”開始顯現,很多城市將面臨產業調整的挑戰。
日本前總務大臣增田寬也分享了日本的城市發展轉型經驗。他說,日本在上世紀50年代到70年代,也是依靠著勞動力密集型產業發展起來,城市無限擴大出現了很多“城市病”,日本逐步把這些產業轉移到了其他國家,大力發展金融、旅游等第三產業,以及人工智能等新型科技產業,到了上世紀90年代,日本的東京已經逐步擴大顯現出城市群效應。
荷蘭南荷蘭省省長杰帕斯密認為,成功的城鎮化不應該是將城市與農村分割開來,而是互相優勢互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