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改委近日印發《關于實施2018年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任務的通知》,明確了2018年新型城鎮化建設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提高城市群建設質量、提高城市發展質量、加快推動城鄉融合發展以及深化城鎮化制度改革5項重點任務。
《通知》要求,全面放寬城市落戶條件,強化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務,全面實施城市群規劃,加快培育新生中小城市,引導特色小鎮健康發展,提升城市經濟質量,優化城市空間布局,建設綠色人文城市,推進城市治理現代化,推進城鄉產業融合發展,擴大試點地區改革平臺作用。
云南省8地納入試點
城鎮化是伴隨工業化發展,非農產業在城鎮集聚、農村人口向城鎮集中的自然歷史過程,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客觀趨勢,也國家現代化的重要標志。根據世界城鎮化發展的普遍規律,我國目前仍處于城鎮化率30%-70%的快速發展區間,城鎮化還有巨大空間。但如果延續過去傳統粗放的“造城運動”城鎮化模式,將會面臨產業升級緩慢、資源環境惡化、社會矛盾增多等風險。
為了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影響我國現代化進程,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了“新型城鎮化”概念。2013年底召開的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指出,要緊緊圍繞提高城鎮化發展質量,推進以人為本的城鎮化建設,并提出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提高城鎮建設用地利用效率、建立多元可持續的資金保障機制、優化城鎮化布局和形態、提高城鎮建設水平、加強對城鎮化的管理6項主要任務。2014年,《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提出,要遵循城鎮化發展規律,走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道路,使城鎮化水平和質量穩步提升、城鎮化格局更加優化、城市發展模式科學合理、城市生活和諧宜人、城鎮化體制機制不斷完善。
2015年2月,國家發改委印發《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方案》,將江蘇、安徽兩省和寧波等62個城市(鎮)列為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地區。當年11月和次年12月,陸續公布了第二批、第三批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地區名單。這些地區將發揮改革試點的先遣隊作用,大膽探索、試點先行,尋找規律、凝聚共識,為全國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和模式。
截至目前,全國共246個城市(鎮)、2個省被納入國家新型城鎮化試點名單,其中每一批甚至是每個城市的主要試點任務都不盡相同。目前,我省共有8個城市(鎮)入選國家新型城鎮化試點名單,分別是曲靖市、大理州大理市、紅河州、保山市隆陽區板橋鎮、保山市騰沖市、楚雄州楚雄市、德宏州瑞麗市、大理州劍川縣沙溪鎮。
曲靖市和大理市搶先“試水”
2015年2月,曲靖市和大理市成為云南進入首批新型城鎮化試點的城市。此批試點從2014年底開始,要求2017年取得階段性成果,主要任務共有5項——建立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擔機制、建立多元化可持續的城鎮化投融資體制、改革完善農村宅基地制度、探索建立行政管理創新和行政成本降低的新型管理模式、綜合推進體制機制改革創新。
曲靖市和大理市的試點任務既有相同點,又略有不同。兩市都提出了建立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擔機制和建立多元化可持續的城鎮化投融資機制,曲靖市還提出了推進同城化發展的行政管理創新和擴權強鎮模式,而大理市則提出了建立行政管理創新和行政成本降低的新機制及綜合推進體制機制改革創新。
《試點方案》明確,曲靖市要形成城鎮布局合理、產業發展充分、城市管理精細、社會事業發達、城鄉關系和諧、人居環境友好的城鄉一體化發展格局。到2017 年,常住人口城鎮化率要達到51%,戶籍人口城鎮化率要達到 49.5%;到 2020 年,常住人口城鎮化率要達到 60%,戶籍人口城鎮化率要達到 59%。《試點方案》明確,曲靖市級確保每年投入30億元以上新型城鎮化建設資金。
2017年6月,國家發改委國際合作中心在對曲靖市的評估報告中,將其作為“探索產城融合新路徑”的典型案例。評估報告指出:曲靖市的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工作已初見成效;多元化的城鎮投融資機制初步建立;同城化發展行政管理創新和擴權強鎮試點順利推進。曲靖市已深化戶籍制度改革,全面放開落戶限制;把就地就近城鎮化作為推進新型城鎮化的路徑選擇,注重引導和鼓勵具備條件的農民有序向城鎮聚集和落戶;繼續保留轉戶進城農民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宅基地及農房的使用權、林地承包權和林木所有權、原戶籍地計劃生育政策、參與原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資產分紅權5項權益,農村轉戶進城居民進入城鎮住房、養老、醫療、就業、教育5大保障體系。曲靖積極推動陸良縣擴權強縣,在麒麟區越州鎮、陸良縣三岔河鎮、富源縣富村鎮開展擴權強鎮試點。
試點中也存在3個方面的問題:城市基礎設施和功能配套資金籌措方式難以突破創新,財政收支平衡十分困難;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成分分擔機制有待完善,國家和省尚沒有建立農業人口市民化轉移支付具體細則;“兩區同建”模式推進緩慢,麒麟區越州鎮、沾益區白水鎮開展農村居住社區和產業園區同步建設試點,面臨的資金、就業、基礎設施建設壓力較大。
截至2017年9月30日,曲靖全市城鎮人口2358504人,戶籍城鎮化率為35.71%,雖然成效明顯,但距離當初的目標還有不小差距。而清華大學中國新型城鎮化研究院則認為,曲靖戶籍制度改革的許多理念和政策設計都已走在全省乃至全國前列,呈現出“八大亮點”:
一是拓展了城鎮落戶區域,將鄉政府駐地和工業園區也納入城鎮范疇;二是蕩平了城鎮落戶門檻,在當地城鎮經商、務工、購房、生活的人員,只要有落戶的意愿都可實現;三是解除了落戶羈絆,公安機關可以直接辦理,不再受其它部門的制約;四是消除了租房落戶障礙,在全市所有社 區(村)居委會設立集體戶,為5326名租房人員解決了落戶問題;五是倒逼相關部門的改革統籌推進,公安機關不再出具“農業人口”與“非農業人口”的戶口性質證明;六是全面解決了戶口遺留問題,對排查出來的14572名無戶口人員已全部落戶;七是切實保障了流動人口的合法權益,獨家將本縣(市、區)跨鄉鎮流動的人員也納入了流動人口服務管理范圍,使更多的流動人口在暫住地就能享受當地市民的公共服務;八是“放管服”工作深入人心,全面實現了居民身份證異地受理和戶籍業務一站式網上辦理。
大理市雖然是縣級市,但改革的任務也不輕。《試點方案》明確,大理市要加快推進城鎮有序擴容、經濟結構調整、產業轉型升級、生態環境保護、人文素質提升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促進人口向城鎮集中、土地向規模化集中、產業向園區集中、資源要素向城鎮聚集。到2017年,要實現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 65.1%,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鎮化率要達到70%以上。與曲靖市強調政府財政投入不同,大理市更偏向于積極引導民間資本參與城鎮化建設,市財政每年只安排“一定的資金”,每個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成本約為10萬—12萬元。
2017年,國家發展改革委國際合作中心在對大理市的評估報告中,將其作為“主打宜居特色、以人為本”的典型案例。評估報告指出,大理市的成績主要有6項:突出“多規合一”,強化規劃引領作用;強化產業培植,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有效帶動“人口聚集”;突出“以人為本”,推進戶籍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居住證制度、保障轉移人口權益、開展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成本測算,有序推進市民化進程;抓實土地改革,解決農民“后顧之憂”,宅基地改革試點工作有序推進,啟動宅基地有償使用制度改革,積極推進殯葬改革;大膽探索創新,拓寬籌資融資渠道,積極推行PPP等多元化投入機制,著力破解資金瓶頸;創新行政管理,完善政務服務工作平臺,有序推進智慧大理建設,提高行政管理效率。
但同時也存在4個方面的困難:轉移人口成本分擔機制不配套,現行財政收支矛盾突出,可用財力有限;公共服務均等化推進困難,農村居民對進入城市生活意愿不高,出現“逆城市化”現象;項目建設資金緊缺,智慧城市、海綿城市、地下綜合管廊等項目需投入大量資金,大理市財力仍處于“吃飯”財政的階段,可用財力嚴重不足;PPP項目推廣難度大,計劃實施的PPP項目多數集中在生態文明建設和市政基礎設施方面,這些項目幾乎沒有收費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