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01-25 10:31:47
來源:錢江晚報 作者:高路
近日,山東聊城大學數百名學生被強制要求去工廠實習的消息引起了很多關注。據媒體報道,該學校組織數百名大三同學在寒假期間到兩家工廠實習,說是實習,倒更像是賣苦力,每天工作長達13小時。有學生提出不想實習,但老師卻表示不實習就沒法領畢業證。據中國之聲報道,這批學生經過了三層勞務公司的“轉手”。
對此,聊城大學相關負責人否認了強制實習的說法,但是表示確實存在實習過程中加班加點,學生承受不了的情況。目前已經派出工作人員趕赴現場處理此事,相關專業的學生已經陸續從企業離開。
既然是實習、是奔學本領去的,吃點苦,只要在正常范圍內,原本也沒什么可質疑的,問題是,你是為了學生的利益考慮嗎?
從報道揭示的問題看,這里面有很多亂象。聊城的這所大學,學生被層層轉賣。而據記者調查,一些大學,學生被要求去科技公司上班,實際上是當客服接熱線;而某大學土木工程專業的學生被派去蘇州的一家電子廠當工人。類似的報道屢見不鮮,比如,南寧某學院強迫學生到糖廠頂班,云南某學院學生寒假赴福建實習,春節也不放假。做與專業無關的事,這樣的實習對專業幫助不大,對學生而言沒有多少好處,但是對企業和學校而言,卻是有實實在在的好處的。
大學實習生做的是跟普通工人一樣的事,拿的卻是低得多的報酬,企業自然是多多益善。現在招工難的問題屢屢發生,學生一來幾百號人,當然減輕了不少壓力。以實習的名義,又給逃避勞動部門的監管提供了可趁之機,哪怕少給點錢沒什么保障,學生也無處說理去。而學校呢?設置一個很長的實習期,在減輕教學負擔、降低教學成本的同時,又可以拿一筆傭金。這條以實習為名義的利益鏈早就跟實習無關,變成另外一種形式的壓榨。
學生雖然社會經驗不足,但也是能看明白這其中的奧秘的。學校回應稱沒有強迫,這話說得就有點此地無銀三百兩了,沒有強迫為什么不讓學生自主選擇,沒有強迫,拿畢業證威脅學生算怎么一回事呢?
以實習為借口,行打工的事實,又拿畢業證做籌碼,學校的這一整套做法顯然不是憑空而來的,它有著非常完整的運作機制,學校、學校老師、中介、實習單位都是這條利益鏈上的得益人。而且,用強逼這種方式的也絕非山東這所大學一家。事實上,學校以實習、勤工儉學的名義,要求學生去工廠流水線打工,“不實習不發畢業證”的情況非常普遍。
實習是大學生邁出校園的必要一步,但這一步教會學生的卻是一部分人的貪婪有多不擇手段,教育部門和勞動部門有必要查一查這種現象頻發的原因,找到問題的要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