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農業的基礎地位是通過其功能來體現的。談到農業的功能,許多人想到的就是農業為全社會提供生活資料,為輕工業提供原料,為農用工業產品提供市場等。這些是傳統農業的基本功能,非常重要。但是,隨著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農業的功能有了新的拓展。所謂現代農業,既包括新的農業科學技術的應用、農業規模化和社會化程度的提高,也內含著農業功能的拓展,即在傳統農業功能之外出現了一些新的功能。首先,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對于農民而言,農業除了為其提供生活資料的功能,還肩負著為其提供就業、貨幣收入的功能。其次,在現代社會,城市居民的消費水平和消費結構不斷提高,由此必然引起農業的功能及其內部結構的變化。特別是在工業化和城鎮化過程中,隨著城市生態環境質量的下降,城鎮居民更渴望到山清水秀的農村去體驗和享受田園生活,由此也就賦予現代農業在休閑、觀光方面的重要功能。最后,對于全社會而言,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從三次產業的特點看,二、三產業更多扮演著環境破壞者的角色;而農業中植物的光合作用,對二、三產業廢棄物的接納與消解等,使其更多扮演著生態環境保護者的角色。這是現代農業的另一重要功能。現代農業的這三大功能,是傳統農業所不具備或者表現不突出的。
立足于農業功能的拓展,在發展現代農業時須把握好三個方面。一是大力發展高產、優質、高效和高就業的農業。對于農民而言,不僅要通過發展農業滿足自己的生活需要,而且要提高貨幣收入水平,解決就業問題。應對傳統農業進行改造,在農業技術、農業組織、農業結構、農業與其他產業及全社會的關系等方面有一個質的提升。二是大力發展休閑觀光農業。為了滿足城鎮居民的休閑觀光需要,農業須開辟這一新的領域,健全這方面的設施。應按照“十二五”規劃綱要提出的“利用農業景觀資源發展觀光、休閑、旅游等農村服務業,使農民在農業功能拓展中獲得更多收益”的要求,建設更多的農業休閑觀光園區和景區,發展“農家樂”旅游項目等。三是大力發展生態環保農業。為了改善和保護生態環境,農業不僅要解決其內部環境污染問題,如通過發展循環經濟解決養殖業中的家畜糞便污染,通過發展綠色農業向全社會提供安全放心的農產品,而且要通過保留足夠大的農田面積來涵養水源、調節氣候、凈化空氣、蓄洪調洪。
實現農業功能的拓展,發展現代農業,必須建立健全科學合理的機制,讓市場與政府合理分工、相互配合。市場的作用主要表現在:通過農業傳統功能與新功能的收益比較,對農民利益產生影響,進而促使農民拓展農業功能。為此,應切實保障農民的經營自主權,允許和鼓勵農民在家庭經營的基礎上發展各種合作經濟組織。政府的作用表現在:一方面從宏觀上把握現代農業的發展趨勢,自覺適應農業功能的拓展,當好現代農業發展的規劃者、組織者和引導者;另一方面,彌補市場在生態環境保護等方面的缺陷和不足,通過法律手段、經濟手段、行政手段等引導和督促企業、農民注意搞好生態環境建設和保護等。
(作者:蘇州大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