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郭先生日前在八王墳北公交站等車時發現,站臺上的北京城區地圖是2013年繪制的,“地圖上顯示在建的地鐵線早就投入使用了,現在北京發展這么快,地圖怎么能滯后呢?”記者走訪發現,交通樞紐、火車站附近的公交站地圖均更新至2015年10月。(12月12日《北京晨報》)
現代化進程的滾滾車輪,讓這個世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改變了許多人的衣食住行。與日新月異的交通建設相比,一些地方的站臺地圖明顯“慢了一拍”,顯得不合時宜了。“站臺地圖太老”猶如一面鏡子,既折射出工業化、城市化帶來的生機與活力,也折射出“文化墮距”這一社會現象。
大城市集聚著更多的機會和資源,也吸引著四面八方的人們來尋找一種向上層社會流動和人生突破的可能性。城市太大了,交通網絡也很復雜,乘客自然需要各種各樣的地圖來進行導航。對于熟練使用手機地圖的年輕人來說,“站臺地圖太老”并沒有實質影響。只不過,對于那些上了年紀、不大會使用智能手機的老年人或者初來乍到的外地人來說,“站臺地圖太老”難免會給他們帶來困擾和麻煩。
美國社會學家奧格本認為,急劇的社會變遷,會導致物質文化和非物質的適應性文化在變遷速度上發生時差。地鐵線路建設如火如荼,站臺地圖的更新顯然滯后了。“站臺地圖太老”并非個案,在全國許多城市都在上演;與大都市相比,一些“小地方”的“文化墮距”更需要引起關注。
一個活動明明早已結束了,有些地方的標語上還寫著預祝這項活動圓滿成功;明明已經進城住進了樓房,一些“新市民”還想方設法養雞;明明已經男女平等了,一些人依然堅持“二孩一定要跟男方姓”;明明野生動物并沒有多少滋補、養生的功效,一些人依然喜歡“舌尖上的野味”……
消除“文化墮距”現象,許多時候缺乏的并不是行為能力,而是缺乏意愿。一張站臺地圖,既反映了城市管理的專業化、精細化水平,也折射出一個城市對待陌生人和外來人口的態度——交通出行的境遇,從某種程度上也是勞動者是否擁有足夠體面和尊嚴的一扇窗戶;就此而言,“站臺地圖太老”并非無關緊要的小事。
“發展的列車匆匆地駛過精神的站臺,現實的變化將心靈的地圖拋在腦后”,急劇的社會變遷,讓當今的中國人橫跨農業社會、工業社會、信息社會、智能社會等數個反差鮮明的社會形態;滄海桑田的進程中,必然也會帶來文化層面的重塑與更新。讀懂“站臺地圖太老”,消減“文化墮距”現象,說到底就是要做到“始終與時俱進,不斷改革創新”,主動擁抱新情況、新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