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深圳五洲龍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被曝光騙取國家新能源汽車補貼上億元。12月10日,記者從深圳市檢察院獲悉,該批案件的8名犯罪嫌疑人日前均已移送公訴部門審查起訴。
故事早在2016年就街知巷聞,財政部彼時曝光過一批騙補的客車企業名單,五洲龍榜上有名。據當時官方披露,涉事企業產品尚未完工即提前辦理機動車行駛證。這種“無車上牌”的操作,可謂教科書式的空手套白狼。
真相水落石出,瀆職亦被起底。據稱,“深圳市公安局交警支隊車輛管理所負責現場查驗車輛的民警張某”,對子虛烏有的154輛車作出查驗合格的結論并簽名蓋章。154輛車,上億元國補,拋開企業逐利、中介攪水不說,事關巨額補貼的批量上牌,僅靠一個基層車管所民警就能在全國典型的騙補案件上瞞天過海,這不能不讓人惶惑并質疑。倘若真是如此,制度疏漏或比上億元補貼更叫人瞠目結舌。
而回到騙補話題上,國家補貼淪為“唐僧肉”的故事,向來是前有“古人”后有“來者”的。不過,從“家電下鄉”到廉租房,新能源汽車領域好像已經成了紛繁亂象中的重災區。盡管財政部等四部委只公布了5家車企的騙補情況,但來自民間的數據稱:騙補車企多達72家,騙補車輛總計達到76374輛,涉及金額共92.707億元,平均一輛車騙12萬。
有關具體數字的紛爭或許莫衷一是,但有些板上釘釘的事實,足以叫人浮想聯翩:比如2014年底,在電動汽車技術尚未取得重大突破的情況下,國內宣布進入或已經進入電動汽車領域的企業數量,遠遠超過最早從事新能源汽車研發的日本;又比如《經濟觀察報》曾報道過一個案例,稱某大型主機廠的兩位員工辭職去了江蘇某地級市做電動車改裝公司,一臺車國家補貼十幾萬,一年就掙了幾個億。
國家補、地方補,即便坐實了騙補的把戲,大不了也就退補了事,這種無本萬利的生意,怎能擋得住資本敏銳的嗅覺?于是,有車無電、有牌無車、車輛閑置等套路頻出。可問題是,按照車牌號隨機抽查一下補貼汽車的使用狀況,難道不是審核監督層面最底線的“智商”嗎?
2017年2月份,工信部等四部委發布“關于調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根據新政,補貼額度比2016年降低20%,地方補貼不得超中央單車補貼額的50%。這大概是給火熱的新能源汽車補貼市場澆了些冷水。此后的2017年全國兩會上,相關部門稱已追回騙補資金和罰款約23億元,且對有問題的車輛不再補貼,對閑置的車輛也暫緩清算。這些固然是亡羊補牢之舉,但是,騙補本身已經涉嫌犯罪,個人也好,企業也罷,罰單太過綿柔,威懾自然無力。旅游尚且有黑名單,騙補企業如果不能感受到“高壓線”,對巨額補貼如何能不“摻一腳”呢?
國家財政補貼屢屢被薅羊毛,或許和騙補黑名單機制不健全大有關系。一次騙補、終身禁入,下手狠一些,規矩剛性一些,154輛子虛烏有的新能源汽車,也許就不至于被權錢勾兌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