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經濟參考報》報道,為推動脫貧攻堅工作,內蒙古自治區今年9月啟動全區脫貧攻堅交叉檢查工作,各旗縣抽出20人左右的檢查組,對貧困旗縣進行交叉檢查。在半年時間內,一個旗除了要接受兩次全區“大檢”,還要接受專項審計、巡視、盟市抽查三次“小檢”。有關專家認為,評比次數過于頻繁、操作與實際脫節、問責壓力過大,讓扶貧檢查在基層走了形、變了味。
扶貧攻堅階段,一個地區的扶貧效果、進展到底怎樣,適當的檢查、評比,當然有必要。像內蒙古各旗縣那樣開展扶貧交叉檢查,其初衷也不難理解,即希望通過交叉檢查的方式形成監督、制衡的效果,以確保評比、檢查結果的真實性。然而從實際情況看,一些地方的扶貧交叉檢查走了形、變了味,變成了一種新的形式主義。
上述問題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個是,由于缺少第三方監督和裁定,一些地方的交叉檢查要么變成互相拆臺,要么成了互相“買賬”的游戲,都令檢查結果失真,從而違背了該檢查機制的初衷;另一個是,檢查過多且浮于表面。不難想象,半年時間內,一個地區就要接受兩次大檢、三次小檢,如此頻繁的檢查,想不影響到正常扶貧工作的開展都難,甚至檢查本身就變成了目的,而非手段。而檢查的內容,也多是以表格、展板等材料形式來體現,其水分可想而知。
精準扶貧既是指精準識別、幫扶貧困戶,更是指在扶貧的過程中要實現精確管理,把有限的資源用到刀刃上,告別虛功和形式主義。在扶貧攻堅階段,加強扶貧考核和檢查,出發點上并無問題,但一旦這種考核變成了對表格、展板、材料的“考核”,令地方不得不將過多的精力花費在應付表面化、形式化的考核上,就難免變成以形式主義的方式來防止形式主義,最終陷入形式主義的窠臼。
更應當警惕的是,這種過度的、流于形式的評比檢查,本身也是在消解扶貧的效用。據報道,一些地方無論搞哪種“迎檢”,都要做展板、拉橫幅、準備各種材料和辦公用品,有的還要對檢查人員好吃好住好招待。在內蒙古的一個旗,僅上次為迎接另一個旗縣來交叉檢查,花在培訓、差旅費、接待方面就共計20萬元,這筆錢至少夠給20個貧困戶每家買頭牛了。由此可看出,類似的過度檢查,不僅未能起到應有的監督、考核作用,反倒成了扶貧工作的一個負擔,貧困縣哪里經得起這樣的折騰?這樣的交叉檢查本身,又會耗費多少扶貧心血?
今年7月,為解決扶貧領域依然突出的形式主義問題,國務院扶貧辦專門發布通知,要求各地制止頻繁填表報數、迎評迎檢、陪會參會等大量耗費基層干部精力的行為,維護脫貧攻堅工作正常秩序。通知明確強調,督查巡查和考核評估應增加對脫貧質量的核查,減少對紙制檔案材料的檢查,嚴禁為迎接視察檢查制作高檔大型展板、作戰圖、畫冊等。對照此要求,該貧困旗縣的做法顯然是在背道而馳。上級政府三令五申要杜絕形式主義,一些地方卻依然五行我素,這也表明,在相關要求的落實過程中,也有必要“回頭看”,同時擴大社會監督,讓形式主義做法及時得以追責、糾偏。
對扶貧工作的重視程度,不能以檢查次數的多少來體現,扶貧考核也不能只是從材料到材料、從會議到會議。在今天,隨著通訊技術的進步,要想獲得一手的扶貧資料和效果,其實并非難事。關鍵還是要解決一個問題,即扶貧的效果怎樣、到底是誰說了算、誰最有發言權等等。若繞過扶貧對象來談扶貧效果,任何檢查、評比,都難免失真而淪為虛功。對扶貧工作的考核力度越大,越要警惕檢查評比的泛濫和形式主義的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