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有媒體報道稱:“李嘉誠在汕頭大學的基金會辦公室已經被摘牌”。李嘉誠長期以來都是直接資助幾個學院,拒絕校方“資金要先通過學校,再到學院”的要求。當日11時許,汕頭大學對此事發布聲明表示,媒體發布的《李嘉誠從汕頭大學撤退 基金會辦公室被摘牌》表述不實。
李嘉誠基金會從汕頭大學撤退,純屬媒體捕風捉影,雙方已經齊發聲明否認。但是,既然一則假新聞能夠引發關注,想必觸動了不少人敏感的神經。雖是不實消息,個中深意卻值得玩味。
要知道,在此之前,以《別讓李嘉誠跑了》為代表的文章可謂賺足了人們眼球,文章指出:“鑒于李嘉誠最近二十年在中國獲取財富的性質,似乎不僅僅是商業那么簡單。地產的財富,并非完全來自徹底的市場經濟。恐怕不宜想走就走。”如今“李嘉誠從汕頭大學撤資”的假新聞,也同樣建立在這個邏輯基礎上,反映了民眾對這個話題的關心。
本來,李嘉誠作為商人,在商言商,為了逐利,退出或者進入市場,都只是出于一種商業戰略需要,民眾沒必要夸大其后果。但事實恰恰相反,民眾對于他的評判,向來都不止于商業角度,而更像是在用政治筆墨為其畫像。很多人都將類似“別讓李嘉誠跑了”“別讓曹德旺跑了”視為中國經濟結構轉型的一種“風向標”,進而得出“他們的一舉一動不是市場行為,不能說走就走”的結論。可問題在于,這種邏輯就是合理的嗎?
站在商業角度,不管李嘉誠撤不撤資,都是資本逐利的天然選擇。目前的問題是,輿論似乎把這一選擇,解讀成了一種“忘恩負義”的舉動,即“你賺了我的錢,現在想走,這恐怕不行”。也難怪“李嘉誠撤出汕頭大學”的假新聞一出,就有人借此批判和慈善不直接相關的商業行為。
然而,從慈善角度評判商業行為,得到的結果自然風馬牛不相及。誠如不少媒體所擔心的,如今地產商從國內撤資轉移到國外市場,已經日漸普遍,可這并不代表他們沒有付出實際的慈善行動。相反,李嘉誠就多次表示,對汕頭大學的支持將超越他生命的極限,他也將繼續支持汕頭大學的改革發展。根據汕頭市外事僑務局統計,改革開放至2014年底,李嘉誠捐資汕頭大學已經達到約45.9億港元。
說到底,這樣的擔憂以及產生的謠言,其實更像是在暴露我們自己的危機感。如果國內的輿論,總是在擔憂今天這個跑路明天那個跑路,那么真到了那天,后悔恐怕都來不及。與其過于要求商人承擔道義和責任,還不如思考一下,我們拿什么留住他們?最基本的自然是給他們提供足夠公平、規范的營商環境,讓企業生存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