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湖南桃源縣召開的2017中國生態養殖技術創新大會上,農業部畜牧業司畜牧處李尚民表示,“當前資源化利用的問題中,部分地區的畜禽養殖規模超出土地、水資源等環境可承受范圍,特別是南方水網地區,包括江蘇、浙江、湖南等省,建議向東北三省等轉移”。
作為東北人,我對養殖業從南方向東北轉移,在環境上,同樣有很大憂慮。不過,對于這事,也不必一口回絕,還是可以好好研究一下的。
養殖業,特別是生豬養殖,從南方向東北轉移,不僅僅是最近幾年國家政策一直推動的,看起來,也是市場的理性選擇。
近年來,多家知名的農業上市公司在東北發展生豬養殖。2016年10月,大北農和金新農分別斥資20億,進駐東北地區。同年11月,溫氏股份、天邦股份和正邦集團在東三省共規劃1400萬出欄量的規?;i場。
生豬養殖企業之所以會大規模在東北布局,最看重的是東北玉米不僅產量大,近年來價格也連續走低。在生豬養殖成本中,飼料占了其中的70%,而豬飼料的配方中玉米就占了高達70%的比例。原料就地轉化,不僅能更好保證飼料的質量,同時也能節省不少的運輸費用。
大規模的生豬養殖產業形成,勢必會對地方經濟帶來一定促進作用,也會增加就業。或許以生豬為代表的養殖產業,未來可以在東北經濟中占據更重要的地位。
雖然很多人都覺得東北的希望還是在制造業,但是,東北畢竟一直以來也都是農業重要產區,發展農業產業,也是理所應當。特別東北還有很多農戶是指望這個的。
過去幾年,東北玉米價格不斷下跌,讓很多種植玉米農戶經濟受損,對未來也感到迷茫。在東北大規模發展生豬產業,可以讓更多玉米產能被消化掉,甚至不排除未來重新提振玉米價格。這對玉米生產農戶來說,可是一件大大的好事。
當然了,環保問題,是繞不過去的。
假如說,環保問題不能解決,東北地區也不好接收這些從南方轉移來的養殖業。
不過,關于養殖業的環保標準,相關部門早就制定了。像2014年公布的《畜禽規模養殖污染防治條例》,就明確規定了怎么搞好畜禽養殖廢棄物的綜合利用和無害化處理,以及相關的法律責任歸屬問題。
在現實中,之所以會出現很多養殖業污染問題,大部分都是養殖農戶和企業不遵守法律規定才出現的。假如說,東北發展養殖業,能夠讓企業、農戶都嚴格遵守法律規定,環保污染倒也不會失控。
另外,也要做好養殖業發展規劃,不能超過東北的環境承載力。東北要發展經濟,但環保也不能丟。
養殖業從南方往東北轉移,是可以考慮的。但是,當地政府要做好規劃,不能無限制發展養殖業。另外,農戶、企業必須嚴格遵守相關環保規定,不遵守,就堅決關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