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鳳山縣是國家貧困縣,去年,鳳山縣唯一的高中、鳳山縣高級中學創造了“零一本”的歷史——沒有一名考生達到重點大學投檔線。今年1133名考生中,達到一本線的只有兩名,占比不到0.2%。
這是我國貧困地區縣中的極端現象,但折射出基礎教育的現實困境:各地在省會城市或地級市舉辦超級中學的戰略,對各縣的教育資源產生“虹吸效應”,令縣中辦學陷入困境,貧困地區的縣中處境尤為艱難。雖然不能簡單以升學率評價學校辦學,但在農村家庭把考大學作為接受高中教育的重要目標時,必須重視這一問題。
縣中凋敝,是當前很多省市基礎教育的共同現象。對于這種現象,有一些超級中學校長認為,這符合市場競爭規律:優秀老師和學生都要向“高處走”,而且,超級中學面向全省招生,兼顧對貧困地區的教育“扶貧”。
從縣中的現實處境看,這似乎有道理。像鳳山縣中,學校辦學條件艱苦:十幾位教師合用一臺電腦;學校每年都有十幾位教師離開,年長的教師以專科、函授本科學歷為主,年輕教師基本畢業于三本院校。這樣的條件怎么能留住優質生源?據報道,近幾年,鳳山每年中考后有大約70名“A+”和200名“A”等級的考生、“一本的苗子”流向外地。
按照這所縣中的辦學條件,不讓優秀學生到更好的學校讀書,家長不答應,社會輿論也不答應。但是,很多人沒有思考形成這一局面的原因,反而對超級中學招走優質生源表示“感激”,認為這為貧困地區學生提供了考進名校的機會。
其實,毀掉縣中的正是超級中學辦學戰略。不調整超級中學辦學戰略,基礎教育生態會被嚴重破壞。縣中凋敝,會產生十分嚴重的后果。
當省城中的重點中學,或全省范圍內的名牌高中,可以通過各種手段面向全省招生時,本來辦學資源就有限的縣中,是難以“招架”的,而優質生源從縣中流失,匯聚到超級高中,會迅速拉開辦學差距。超級中學從各地挖來最優質的生源,以耀眼的升學率,尤其是名校率,受到學生和家長追捧,而縣中升學率,尤其是名校率快速下跌,辦學就此陷入惡性循環。
各縣的政府官員與教育人士都會為縣中的凋敝感到心痛,耐人尋味的是,他們很少會從自己身上找原因,比如對教育的投入不夠,教師待遇太低,基礎教育整體辦學質量不高,而會把原因歸于生源流失,即超級中學在全省搶生源。也就是說,超級中學的存在,給一些地方政府不重視教育投入提供新的理由:以前,各縣都特別重視縣中建設,現在,“再怎么辦也辦不過超級中學”,“好苗子”都走了,大家對辦好縣中的愿望也沒有那么強烈了。
除部分尖子生可到外地讀書外,大部分學生還得在本地學習,更多人接受的高中教育其實更差。有的學生認為自己無望考進全省好高中,只能在當地高中讀書,讀完后考不進好大學,那還不如不讀高中。所謂超級中學給農村生進名校的機會,完全是假象,能去超級中學上學的農村生只是少數,而且他們要付出比在縣中求學更大的成本,有的需要從小就到城里讀書以便中考能考上超級中學。
對于一省所有學生來說,超級中學除了重新分配高考利益的蛋糕,并沒有做大高考蛋糕,拯救我國貧困地區的縣級中學教育,必須調整超級中學辦學戰略,讓縣中走出惡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