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今年中央財政投入15億元,培育新型職業農民100萬人以上。《“十三五”全國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發展規劃》提出,到2020年,我國新型職業農民隊伍數量將達到2000萬,其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占比超過35%。農業部部長韓長賦說,過去農民是身份,生下來父母如果是農民、戶口是農民,你就是農民。現在要把農民概念回歸職業概念,讓農民成為令人羨慕的職業。
隨著我國工業化和城鎮化的快速推進,越來越多的農民選擇到城市務工,農村“空心化”現象普遍。由于人均土地太少,按照家庭來算,每家的土地也很少,導致種田收入較低,辛辛苦苦干一年,還沒有出去打工一個月掙得多。顯然,傳統小農經濟模式已不適合,需要走規模化經營、精細化管理、科學種植養殖模式,對農民的綜合素質要求更高,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正在成為現代農業建設的先導力量。
我國改革開放以來,各行各業都得到長足進步,部分行業躍居世界前列,成為具有全球市場競爭力的領域。但農業領域的改革步伐較為遲緩,整體生產效率較低,科技化水平薄弱,全球市場競爭力較差,部分農產品價格比國外的高,諸如大豆、玉米、豬肉、大米等,均高于國際價格,處于競爭劣勢地位。可見,需要提高我國農業技術含量,加大資本投入、科技投入,走產業化、規模化道路,讓農民不再是身份代名詞,而是職業概念,吸引有能力的人才進入,改變農業的落后現狀。
農業是基礎性產業,關系到近14億人口的吃飯問題,不可掉以輕心。目前,農業從業人口結構年輕人流失較嚴重,導致整體技術水平有限,難以掌握和理解新技術。因此,要以市場經濟規則為基準,實現農業資源優化組合,從而激活農業發展活力,讓從業者能夠賺到錢,擁有職業獲得感,才會真正實現農民職業化,成為令人羨慕的職業。目前,我國在推行土地流轉,為規模化經營創造條件,部分地方取消農村戶口,統一為居民戶口,亦為勞動力和資本的自由雙向流動,創造了制度條件。
農民可以進城務工,城里人也可以下鄉搞農業,這樣的自由雙向流動,才是最好的勞動力流動模式,能夠最大化實現個人選擇,不再受制于出生、地域限制。要想釋放農業活力,讓農民職業化,就要將眼光放得長遠些,敢于突破創新,尊重經濟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