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杭州日報報道,近日,民間智庫“智谷趨勢”刊發的一篇文章《時隔十年再看“上海為什么出不了馬云”:在新賽道上,上海已被杭州甩下半個身位》,引發網友、社交媒體甚至學界的激烈討論。
其實,“上海為什么出不了馬云”只是當年上海市領導,從創新角度的自謙性發問,并不是指城市競爭力或創新環境。但近十年來屢屢被人提及、誤讀。在中國,類似城市競爭的話題一直是熱門,例如,最為廣泛的是北京到上海的南北“雙城記”,北上廣的廣州已經被深圳所取代,還有就是深圳趕超香港等等,不一而足,但總是能撩動國人敏感的神經。
實際上,類似這樣的話題,并不具備嚴格意義上的統計學價值,上海被杭州甩下半個身位之說并不具有科學性。僅僅從評價城市最關鍵性指標GDP和人口兩項來看,杭州在很長一段時間來看還是沒有辦法與上海比肩的:按國家統計局數據,2016年中國城市GDP排行榜上,上海依舊高居全國第一,為26688億元,而杭州僅居第十,為11700億元。人口差距更大,上海現在有2416萬人,而杭州只有889萬人,是前十名中唯一千萬以下人口城市。
當然,簡單強調“上海為什么出不了馬云”是誤讀,或許讓我們犯錯“買櫝還珠”式的錯誤。文章稱“上海已被杭州甩下半個身位”必是標題黨的手法,但是文章提出的思想還是一顆“珍珠”:在上海北京這類超級城市之外,杭州提供了一種新的發展思路,即以較小的體量,但強大的科技創新能力撬動和連接巨量資源,推動產業升級和經濟發展。文章判斷杭州并不需要向超級城市發展,未來依然可能與上海共同成為“杭州灣經濟帶”發展引擎,甚至為中國產業升級和供給側改革探索新思路。
這是一個極具價值的思考。上海和杭州是否出馬云,真的不是一個城市競爭力的判斷標準,至少不是全部。但十余年來,人們一直將這種“謬誤”屢屢重提,更多折射出人們一種“大城市焦慮”,類似上海這樣極大化的城市規模所帶來的堵車、高房價等“大城市病”,嚴重影響了民眾對幸福感的追求,“首堵”“魔都”等詞語則是人們無奈的自嘲。而杭州城市規模的“小而美”引發了人們的關注。
換言之,杭州與上海之比并不是規模、GDP、創新之比,背后隱藏著城市空間與產業格局的新趨勢。從城市地理學來看,一定的產業空間格局形成一定的城市體系(或規模),城市體系(規模)是產業空間組織的表現形式,例如東莞的制造業、杭州以本土的的世界級科技企業阿里巴巴生態,都決定了其城市的氣質。
在傳統的城市經濟學中,一個城市的發展必須滿足三個條件:農業生產過剩,足夠的糧食,以養活城市的居民;城市生產,城市居民生產出某種服務或產品,去交換農民種植的糧食;用于交換的運輸系統,糧食與城市產品便利的交換。運輸系統起到的橋梁作用,對城市的發展至關重要,因此,傳統城市空間格局的形成,往往與公路、鐵路、航空、水運等相關,在這個時候生產受到規模經濟的影響。城市往往追求規模化發展。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等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一種基于發達的信息網絡而成的“信息高速公路”正在改變傳統城市的空間格局,也促成了新國際分工,并出現重新城市化。在這種情況下,形成的城市體系往往是以經濟全球化為背景,越來越多的城市日趨專業化,如工業城市、服務業城市等等。事實上,上海近年來也是在金融城市取得了顯著成效,傳統工業向高智能化產業升級。
信息化時代的城市發展新思路,不再去一味追求規模,而是尋求“專業化”。從城市經濟學的角度而言,專業化城市更容易產生就業聚集、提升民眾幸福感,也能更容易提高生產效率。杭州一直被稱為“1.5線城市”,甚至認為已是“一線城市”,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城市專業化,杭州以阿里生態大本營(阿里巴巴、螞蟻金服、菜鳥等)為世界級名片,在城市產業與生活信息化、數據化、移動化等多方面,都在中國處于領先位置。2016年,杭州信息經濟增加值2688億,占GDP總量的24.3%,到今年上半年,這一比例更提高到24.8%,杭州信息經濟的比重已和坐擁華為、騰訊、中興等一大批IT和互聯網巨頭的深圳相等。
在信息網絡時代,傳統的區域城市體系都將直接或間接地從屬于世界城市體系。站在更久遠的未來來看,過去在國家城市體系中居統治地位的大都市可能失去在國家的重要性;一些位于對外開放邊界地帶的城市可能獲得較快的發展,地位上升。在這個意義上,“上海已被杭州甩下半個身位”也并非杞人憂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