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報道,各種類別的暑期培訓班相比過去更加火熱。“文化課+興趣班”培訓,如今成了大多數小學生假期的“標配”,有的家長每周給孩子報18節課,一個暑期花費上萬、幾萬元并不奇怪。原本應該輕松一下的暑假,卻成了不少孩子最忙碌的“第三學期”。
報班熱并不是什么新鮮事物,多年來,此現象一直存在,只不過這兩年更扎眼而已。隨著社交網絡的普及,家長習慣于在微信里曬各種信息,相互之間的影響與滲透也就變得異常兇猛。就像有家長說的那樣,“什么都不怕,就怕比孩子”。別人家的孩子報這班報那班,自己家的絕對不能落下,不僅要趕上,還要超越。
與此前學生報班多與功課有關不同,近幾年家長更注重孩子的特長,也因此,諸如樂器、體育、舞蹈、美術等大類,家長往往會至少選擇一個,想法更多的,還會讓孩子提前學習高爾夫、國際禮儀、馬術等高端課程。至于孩子本身對這些培訓班是不是有興趣,很多時候,倒在其次。有家長就直言,孩子懂什么?不能完全順從他們的心意。
客觀地講,在長達兩個月的暑假中,中小學生參加一些文化或興趣培訓,習得一些知識與技能,或者在課堂之外參與一些社會化的教育,擴大一下生活與學習的圈子,并非壞事。現實中也能看到,不少孩子正是在這些形形色色的培訓班中,找到了自己的興趣點,激發了深入學習的熱情,從而成為讓很多家長羨慕的“別人家的孩子”。
然而,也應該看到,任何事情都應該適度,要考慮孩子的具體情況、興趣愛好以及追求目標。特別是,要尊重孩子作為“學習主體”的訴求與意志,在“給什么”與“要什么”之間,還是要掌握好分寸,至少要做到充分溝通、良性互動。任何強加于人的做法,都是值得商榷的。孩子不是一個個可以隨意塑型的泥偶,而是一個個活生生的生命主體。
比如,有些孩子確實很享受某些課外教育,也能夠適應并跟進培訓班的節奏,對此,家長不妨在深思默察的基礎上,多一些引導與關注,釋放、激發孩子的潛能,將可能性變為現實的扎實努力。
在這個過程中,也要格外注意,每一個孩子都不一樣,別人家孩子的成功經驗,并不一定適用于自己家的孩子。為人父母者,應該對此多一些理解與體察。不要動輒就攀比、時刻在焦慮,甚至不管不顧,照葫蘆畫瓢,逼迫自家的孩子。必須看到,過早地開發、權威的高壓,并不總是指向成功,也可能摧殘具體的生命個體。
至于那種因為自己不如意,或者對自己人生不滿意,從而將希望投注到下一代身上的做法,更是一種盲目與粗暴。下一代有下一代的活法,下一代有下一代的興趣,豈能因為貌似重視、實則粗暴干預就會驟然改變?你自己工作一塌糊涂、生活一地雞毛,何必把孩子也扯進來?這種做法說好聽是一種教育的“軍備競賽”,說不好聽就是一種失敗心理的投射。
其實,孩子最需要的家庭教育是陪伴,是一起去面對生活中的種種情況。相比把孩子扔到各種班里,家長更應該做的,是真正把孩子當作一個鮮活的生命,多一些交流,多一些碰撞,多一些共同記憶。大家一起去觀察、體察,從而在這個過程中,培養孩子積極向上、樂觀熱情的性格。如果一個孩子長大以后對父母的記憶只剩下上各種培訓班,那樣的生命色彩未免太單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