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我們獲得信息與資訊的方式越來越被算法所主導。打開新聞資訊APP,我們就不斷地接收算法根據它“認知”的我們的喜好推來的資訊。但只要略微注意觀察一下就會發現,現在這些算法多半簡單粗暴,就是“你要的,給你更多”——— 如果你點擊看了幾條娛樂新聞,那你會刷新出來更多。
面對此種狀況,或許有人會覺得,我們應該回到過去:回到只有少量的精品內容,回到由編輯精心編排的時代。但是,用戶已經培養起來的習慣,信息量的爆發,新的方式帶來的便利和舒適,都讓我們無法回去。我們每個人現在能做的,只能是跟上技術的發展,努力調適自己的信息獲取習慣,尤其是改善我們自己獲取信息的“過濾器”。
現在,我們在互聯網上獲取信息的主要方式,其實是所謂的“Feed”。這個詞最早來自于博客和Web2.0時代,它本來指,我們可以主動訂閱不同的信息源,每個信息源就是一個Feed。現在,再從英文原義看這個詞時,我們會覺得,它可能恰好反映了我們獲取信息的方式:Feed是喂食,我們被喂食信息而不自知,還以為是我們在主動選擇信息呢。海量的信息被傳送到我們目前,但同時,我們每個人又在自覺不自覺中有了很多的過濾器,很多互聯網產品的角色其實是過濾器。
這里,回顧一下我們在互聯網上獲取信息方式的變遷,也試著看看過濾器是怎么變化的。在互聯網之前,信息傳播的基礎設施和我們獲取信息的方式,其實都是一對多的廣播,不管是報紙、雜志、圖書,還是廣播、電視、電影,它們背后的機制都最適用于把同樣的信息廣播給很多人。互聯網來了之后,信息傳播的基礎設施發生了根本性的變換,它擅長的是一對一通訊,也就是把一個信息傳遞給一個人。互聯網擅長把海量的、多樣的、即時的信息傳送到一個人面前,供人挑選,并且這種能力越來越強。
互聯網上信息傳播方式演變是一步一步來的。最先出現的是資訊門戶網,初看起來,它和報紙雜志沒有本質的區別,只不過是版面變成互聯網首頁。但這一步已經反映了互聯網的特征:量變引發質變,門戶網提供海量的信息、時時刻刻不斷更新,我們通過點擊什么鏈接、不點擊什么鏈接,從過去報紙雜志的“千人一面”的信息體驗,變成了“千人千面”的體驗。從個人獲取到的信息的角度看,沒有兩個人看到的門戶網首頁是完全一樣的。
當然,個人的信息過濾器還沒有出現。很多年前,《數字化生存》作者尼葛洛龐帝有一個形象的說法,網絡讓我們可以挑選自己想看的內容,形成一份所謂的“我的日報”(The Daily Me):“你不必再閱讀別人心目中的新聞和別人認為值得占據版面的新聞,你的興趣將扮演更重要的角色”。這個“我的日報”的設想,其實就是一種理想化的過濾器。
稍后,Web2.0和博客來了。對多數人來說,Web 2.0讓互聯網從只讀變成了可寫,每個人都在互聯網上發表觀點,或者像寫日記一樣記下自己的小感受,它們沒有大幅度改變人們獲取信息的方式。這個過程中,喜歡嘗試各種新技術的人開始用一些工具訂閱各種來自博客、新聞網站的Feed,這些訂閱工具提升了信息獲取效率。不過,這些訂閱工具過濾器一直都很小眾,后來都銷聲匿跡了。
對于中國的多數互聯網用戶來說,獲取信息方式的真正變化發生在微博到來之后,它把曾經僅屬于小眾人群的個性化機制,變成幾乎所有互聯網用戶的體驗。在全球互聯網,社交網絡Facebook和微博客服務Twitter則更早就開啟此種變化。微博是中國互聯網最熱門的服務之一,自此,我們獲取信息的方式,真的變成了“千人千面”。在微博里面,關注不同的人,就會獲得不同的信息,關注某個人,我們就是在調適自己的過濾器。
移動互聯網興起之后,不同的信息機制又交織在一起、混合發展,讓我們獲取信息的方式再次發生巨變。現在大家談得比較多的是算法,但其實不只是算法,過去的很多過濾器現在都混合到了一起,其中主要有:訂閱機制,社交分發,根據興趣進行算法分發,用算法設計用戶的信息流。比如,我們所有人都很熟悉的,微信公眾號采用的是訂閱機制,同時它又通過社交關系網絡進行傳播。比如,類似今日頭條這樣的資訊A PP采用算法進行資訊的分發。又比如,微博和Facebook都用算法調整優化每個用戶看到的信息流,讓我們能看到跟自己最相關的信息。
這些是更強大的過濾器,我們有更多的可能去優化它,按照個人的需求將它個性化。比如,在一些采用算法信息流的產品中,如果我們有意識地點擊和選擇,比如我說不想再看到這些八卦,比如說點擊更多的人工智能前沿信息,那么我們自己獲得的信息會越來越好。回到過去并非可選的路,未來明顯會更好。我們對互聯網樂觀,因為它帶來的信息傳播的變化中最重要的一點是,智能不再處在發送者那一端,而是在接收者也就是我們這一端,我們得到越來越多的工具。對于個人,我們每個人要做的,應該是提升自己的數字素養,優化自己的信息過濾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