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森:中共上思縣委副書記、上思縣人民政府縣長
今天,我們相聚在十萬大山、“中國氧都”——美麗的上思縣,隆重舉辦主題為“廣西上思·十萬大山·南寧綠肺”的第二十六屆中國城市化論壇,這是一場各方名家聚首的盛會,是一次思想與智慧的碰撞。
相信在座的許多朋友一定聽說過上世紀五十年代拍攝的電影《英雄虎膽》。這部著名電影講述的故事就發生在山清水秀、令人向往的上思十萬大山,大部分場景也是在十萬大山拍攝。英雄曾泰和美麗的阿蘭小姐的故事至今還在上思廣為流傳。
上思生態環境優美:地處十萬大山北麓,生態環境良好,空氣異常清新,尤其是十萬大山核心區內負氧離子含量極高,是名副其實的“中國氧都”。
上思歷史文化悠久:自唐代建制以來已有近1380年歷史,建縣已有100多年,被譽為“中華詩詞之鄉”“廣西特色文藝之鄉”。
上思自然資源稟賦突出:全縣耕地面積86萬畝,林地面積268萬畝,宜牧面積51萬畝,尚未利用的荒山荒地近15萬畝,可開發利用土地多,發展空間很大。
上思發展潛力巨大:地處南寧、防城港、欽州、崇左四個地級市“1小時經濟圈”的交匯點,距南寧吳圩國際機場65公里,距離防城港、欽州港兩個港口只有100公里左右,具有近邊、近海、近首府、近航空港等特點。當前,上思正面臨著國家“一帶一路”、廣西“兩個建成”“四大戰略”深入實施和防城港市加快推進“邊海經濟帶”建設等重大機遇,特別是自治區、市加大對上思脫貧摘帽工作的扶持力度,為上思發展開辟了廣闊空間、注入了強勁動力。
上思縣委、縣政府圍繞打造“脫貧攻堅先行區”和“生態經濟示范區”、建設“全國生態休閑旅游名縣”的“兩區一縣”目標,扎實推進整縣脫貧摘帽、產業集群發展、城鄉提檔升級三大攻堅戰,包括新型城鎮化和扶貧攻堅在內的經濟社會發展各項事業取得了長足進步。
2016年,全縣主要經濟指標均衡較快增長。地區生產總值完成76.76億元,同比增長9.1%;全部工業總產值完成127.51億元,同比增長11.5%;財政收入完成8.88億元,同比增長8.2%;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000多元,同比增長7.7%;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855元,同比增長10.2%。
城鄉面貌提檔升級。大力推進產城融合,啟動縣城三江口“龍鳳合明”等城市景觀規劃,推進永福大道、工業大道續建工程,加快南岸新區路網、明江蓄水工程等一批項目建設。加大舊城區和北湖、彩元社區改造力度,繼續實施街巷道路硬化改造,建設城區污水管網等一批基礎設施項目,不斷提升城市功能和城市形象。啟動農村垃圾兩年攻堅活動,累計投入1.75億元,完成390個村屯綠化項目,建成一批農村安全飲水工程、通屯道路項目,農村生產生活條件明顯改善。
貧困群眾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建立黨政主要領導負總責的脫貧攻堅責任制,實行結對幫扶全覆蓋,全面完成精準識別建檔立卡。創新實施多項舉措,通過推行掛圖作戰、分類精準施策、推行資產收益股權化、加大危房改造獎補力度等有效方式,去年順利實現6個貧困村脫貧出列,1621戶5386人脫貧銷號,貧困發生率由8.14%降至5.36%,貧困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不斷提升。
面對新形勢、新要求,今后上思將認真做足“綠”文章、做活“水”文章、做實“山”文章,加快打造獨具上思特色的“氧都水市山城”,建成特色鮮明、功能完善、環境優美的“宜居、宜業、宜游”的“南寧綠肺”和“北部灣生態后花園”。
一是積極推進城旅結合。按照景區的標準來推進城市的規劃、建設、運營和管理,重點加快江平片區和南岸新區路網、明江蓄水工程等一批重點城建項目建設,抓好三江口“龍鳳合明”景觀建設,構建明江兩岸現代建筑群和休閑景觀帶。整合開發布透溫泉、念倫水庫等資源,發揮“氧都+溫泉”優勢,打造面向南寧等中心城市的養老養生基地。在主要景區沿線規劃建設林旅結合、休閑農業等農家樂體驗項目,豐富提升旅游產品。完善景區規劃管理,推行“一步規劃到位、分步招商引資、共同開發管理”模式,在景區中間公共區域規劃建設特色旅游小鎮。我縣已和廣西廣投文化旅游投資有限公司簽約“十萬大山國家森林公園森林康養綜合體”項目,我們將以此為契機,加大旅游項目的招商引資力度,融合實施“森林入城”戰略,提高縣城綠化美化亮化水平,完善城市景觀體系,塑造“山水城相依”的形態格局。
二是著力完善城鄉功能。圍繞“將上思打造成為首府1小時生態衛星城”目標,進一步完善與周邊地區交通路網,積極爭取建設吳圩機場經上思至東興高速公路,主動對接防城港經上思至崇左鐵路項目的規劃建設,加快叫安——十萬大山森林公園等縣內公路的改造升級,盡快開工建設北環路、縣城至布透溫泉等道路和汽車客運中心,全面提升互聯互通水平。加快南岸新區、江平新區等縣城新區開發建設,拉開城市框架,完善教育、醫療、文化、交通等服務功能,緩解舊城區商貿市場、中小學校、醫院等公共服務壓力。完善和提升城區道路、停車場、公廁等基礎設施建設,抓好城區地下綜合管廊建設,積極打造海綿城市。充分挖掘十萬大山地域文化,加快推進以風貌改造為主的城中村綜合連片整治,彰顯“文化山城”魅力,打造上思旅游城市新形象。
三是全面提升城市品味。主要是加快建設“四個上思”。建設“平安上思”,完善天網工程平臺,強化市政設施運行管護和城市綜合減災能力建設,提高防災減災和應急能力。建設“美麗上思”,加大市容市貌整治力度,保持“水清、路凈、城美、人和”。建設“文化上思”,依托“中華詩詞之鄉”“廣西特色文藝之鄉”等優勢,進一步傳承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并與森林康養旅游相結合,打造上思特色文化旅游品牌。建設“智慧上思”,加強寬帶網絡等基礎設施,提升全縣信息技術應用水平。
四是推動脫貧攻堅和“宜居鄉村”建設實現新突破。把脫貧攻堅和“宜居鄉村”建設相互融合、相互促進,多方整合籌措資金,大力推進“產業富民”“服務惠民”“基礎便民”三大專項行動,積極創建“產業富民”專項活動示范縣,加快推進十萬大山示范帶宜居示范村屯建設。突出抓好產業扶貧,實施產業化整村推進,重點扶持貧困戶發展“短平快”特色優勢產業,支持發展農村集體經濟、勞務經濟和非農產業,拓展扶貧產業產品銷售渠道,帶動貧困村貧困戶發展產業實現脫貧增收。結合“宜居鄉村”建設,繼續加強以村屯道路為主的基礎設施建設,統籌推進飲水安全、危房改造、易地扶貧搬遷、水利灌溉維修養護工程等一批項目建設,進一步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加快推進城鄉一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