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當前的發展階段具有明顯的“發展中”特色——城市化(中國稱“城鎮化”)進程剛進入下半場,工業化進程還處在中后期。因此,從中央到地方,絕大部分官員都信奉這樣的理念:城鎮化水平的高低與經濟發展水平成正比。
決策官員認同發達國家的城市化經驗,城市化率在30%-70%期間是加速城市化的時期,而發達國家的城鎮化率在80%左右。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16年年末全國總人口138271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79298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57.35%。這意味著,中國要達到發達國家的水平,至少還有13個百分點的城鎮化空間,相當于1.8億人要從農村轉移到城鎮。
國內媒體也對提升城鎮化率的競賽推波助瀾。有媒體在梳理各地統計公報后進行了排隊,2016年我國有13個省份的城鎮化率超過了全國平均水平(57.35%),有10個省份超過60%,主要分布在沿海發達地區,其中上海、北京和天津均超過80%,達到了發達國家的水平。上海以87.6%的城鎮化率位居榜首,北京僅次于上海,達到了86.5%,天津則為82.93%。除了這三大直轄市,其他省份均低于70%。位居第四的廣東,2016年城鎮化率達到69.2%,但珠三角和粵東西北的城鎮化差距較大,2016年,分區域看,珠三角、東翼、西翼和山區的人口城鎮化率分別為84.85%、60.02%、42.68%和47.85%。經濟大省江蘇的城鎮化率達到了67.7%,位居第五;但江蘇各區域的城鎮化率也相差很大,蘇南遠遠領先于蘇北地區。
在湖北之后,有18個省份的城鎮化率低于57.35%的全國平均水平。除了海南和河北,其他省份均位于中西部地區。有8個省份的城鎮化率低于50%,主要位于西南和西北地區。不過,較低的城鎮化率,也意味著這些地方未來有較大的投資發展空間。尤其是中西部的一些人口大省,比如四川、河南、安徽、湖南等省份,未來幾年城鎮化加速,大量人口將進入到鄭州、成都、合肥、長沙等中心城市。可以看到,追求過去模式的城鎮化、提升城鎮化率、做大城市經濟規模,仍然是各地爭相追求的目標。
不過,安邦咨詢對于提升城鎮化率要潑一點涼水,在我們看來,對于發展中國家來說,城鎮化率并非越高越好。在產業支撐乏力的情況下,過度追求城鎮化率是一件風險極高的事情。巴西是“過度城市化”的典型——人口高度城市化但缺乏城市就業的支撐。據統計,1970年巴西城市人口第一次超過農村,達到54%。到了90年代,巴西的城市化水平就達到了70%。在不到20年時間,巴西走完了從城市化中期到后期的所有過程,幾乎只用了發達國家的一半時間。
實際上,安邦咨詢首席研究員陳功從2012年就開始警示城鎮化發展過快的問題,從歷史經驗來看,城市化率50%是一條社會動蕩的危險警戒線。陳功認為,城市化率達到50%之后,會帶來眾多社會問題,例如土地問題導致的社會沖突會加劇,產業形態發生改變,生活成本急漲,城市與鄉村的有機關系可能被切斷,城市二代人口融入社會困難等等。說到底,城市化不是簡單把人搬到城市里就行,而應該是經濟發展、就業、社會福利提升、個人財富增加、保障改善等同時改進的系統結果。如果其他方面跟不上,快速城市化的社會風險就會增加。這樣快速提升的城市化率只是一個數字指標,而沒有體現城市化的發展質量,也沒有體現“人的城鎮化”。
中國既需要推動城鎮化,但是也要認識到,中國并沒有為城市化率提升做足準備,盲目追求更高的城鎮化率必然帶來難以預測的風險。中國不要盲目攀比城鎮化率,更要關注城鎮化的質量。